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百七十七北城 上(1/3)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大戏展开了。     ……………………………………………………………………………………     周昌全原本在重病中,不宜商谈工作。侯卫东进屋前原本提醒过自己,千万别谈工作,可是两人聊起来以后,不知不觉将话题转到工作之中。     侯卫东道:“上一次老领导给我讲了省里安排工业项目的原则。省里有了大项目第一考虑的是岭西工业园,岭西工业园是国家级工业园区,各方面条件好,省内其他工业园根本无法与岭西工业园竞争。第二考虑铁州,铁州与岭西相隔很近,简直就是双子座,交通便利,配套齐全;第三考虑是沙州这种工业老基地,第四才是茂云、茂东这种山区城市。在这种工业布局思想指导下,茂云要想弄到大项目很难。老领导,您还得传点真经。”     周昌全在省里分管工业,对于全省发展有自己的思考,被侯卫东问到痒处,精神似乎又回到身体里,问道:“茂云去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是多少?”     侯海洋道:“83.87亿。”     周昌全又道:“规上工业产值是多少?”     侯卫东道:“1492亿。”     周昌全又问了几个数据,侯卫东皆答得十分准确。周昌全频频点头,又道:“当初我当市委书记时,一直不肯向铁州认输,很费力地做了些工作,企图将一项大工业项目拖到沙州来。现在想起来其实路线还是有偏差的,沙州争大项目不如岭西和铁州。但是可以考虑产业集群。以前益杨引来了庆达集团的几个机械厂,每个厂产值都只有一两个亿,但是加在一起就是七八个亿。接近十个亿,也就不错了。茂云发展也要用这个思路,明确发展方向以后,集中引进一批相近的企业,这样就可以做出特色和规模。至于具体有什么项目,得与茂云市委市政府的规划结合在一起考虑。”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侯卫东没有来之前,周昌全一家人都围绕在病床前。嘘寒问暖,搞得周昌全在感受家人的温暖同时,也觉得自已似乎变成没有什么用的老者。与侯卫东谈起工作上的事情。顿时来了精神。他目光炯炯地看着侯卫东道:“卫东主政成津县干得很不错嘛,整治矿业秩序得到省里认可。你才到成津工作时,个别同志还有看法,觉得你年轻了。没有经验。实践证明我的眼光不错。现在的茂云其实就是大号的成津,之所以将你调到茂云主政,省里也考虑到你在成津当县委书记的经历。”     侯卫东道:“茂云主业是矿产、钢铁和建材,目前这三样传统产业普遍比较低迷,政府可支配财力不足,四处要用钱,手长衣袖短,弄得我非常头痛。现在一方面是要抓工业,另一方面还要想办法抓城市经营。”     作为一市之长。用钱的地方确实多。公职人员工资及津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资金等就如花钱的漩涡,将为数不多的财政收入卷走。再加上前期的政府债务逐渐到期,更是让财政资金雪上加霜。     侯卫东必须要为本届政府寻找新的财源。     周昌全在地方执政多年,对侯卫东心态颇为了解,新财源并不好找,最快捷的办法就是经济城市,或者换一个更准备的说法,叫土地财政,他提醒道:“我到茂云去过多次,特别是北城老矿区,目前国家对老矿区有特别的补助政策,可以为你所用。”     “老领导毕竟是老领导,你指出的路正是我想走的,只是还没有打定主意。”     “你抽时间找一找鲁平,他对国家政策熟悉得很。”     两人聊了一会茂云这种城市的发展方向以后,周昌全交待了将其叫到省人民医院住院部的主要意图。     他借故支开儿子,眼神里涌出一些抹不开的忧郁,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