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百一十一章清算 中(2/3)

晏春平到市图书馆将新省委书记以前工作地的日报全部借了回来,这样就可以看到新书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习惯。从报纸中他发现新书记是一位作风严谨的作者型领导,而且对数字有所偏爱,总喜欢在调研时询问下级一些与数字有关的问题。因此,他必须要将所有数据记在心里。     所幸侯卫东一直倾向于实干,基层经验又非常丰富,对茂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数据极为熟悉,在车上临阵磨磨枪,应该就能应对新书记的询问。     在省委书记面前丢丑不仅仅是面子问题,更关系到以后的工作岗位。侯卫东虽然十分熟悉茂东的各项数据,还是微微有点小紧张。上车以后,他拿着数据默背,终于在离开茂东界时,将数据表放进了手提包里。     晏春平一直在观察侯卫东,见他将数据表放回去以后,终于忍不住请教道:“侯市长,市委办公厅发出的通知要求我们这边准备苗凤高事件的汇报材料,没有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材料。”     侯卫东道:“苗凤高事件是一件大事,可是并不是能决定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事件,首长适当关注就行了。更重要的还是各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这才是首长最关注的。所以,半个小时时间必须要准备充分,有备才能无患。”,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在桑塔露琪亚的悠扬歌声中,小车在四点钟准时来到了省交通宾馆。省交通宾馆与省委距离最近,步行也不超过十分钟。各地领导去给省里领导汇报工作,都喜欢将交通宾馆做为落脚之处。     段宜勇住在一个大套间里,外面是一个小型会客室。     侯卫东走进会客室时,段宜勇很快就从里间出来。     “侯市长,我们商量一下如何汇报。”段宜勇额头在灯光下亮,情绪看来还不错。     侯卫东看着段宜勇便有点心烦。这一段时间的烂事与段宜勇明明有关,但是出事时段宜勇恰恰在国外,于是他反而能抽身于事外,甚至给人一种回来收拾烂摊子的感觉。这种感觉很真实,不太好,可是绝不能带到工作之中。     侯卫东经过长期磨练,已经非常成熟,能够很好地控制住情绪,道:“玉清书记听汇报,得段书记来讲。办公厅等会要送一个汇报材料,现在已经完稿了,正在修改,等会就会发给小晏。”     段宜勇摆了摆手,道:“玉清书记听汇报从来都不准下级拿着汇报材料照本宣科,所以我们就不必准备汇报材料了,就商量一个提纲,写在笔记本上。”     两人仔细讨论了汇报提纲,决定汇报采用最实用最简单的三段式,一是汇报南部开发的前因后果;二是汇报苗凤高事件的前因后果;三是汇报事件后续处理工作。     在讨论汇报提纲时,侯卫东发现段宜勇虽然一直在国外,但是相当熟悉情况,显然是事前做过功课。     讨论结束以后,侯卫东提醒道:“玉清书记是第一次将党政两人一起叫到办公室听汇报,我感觉书记不仅仅想听拆迁事件,他有可能要问到茂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事,是否也作一个预备。”     段宜勇道:“只给了我们半个小时,恐怕来不及谈茂东经济了。”     侯卫东道:“现在距离汇报工作还有点时间,段书记还是要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免得措手不及。”     段宜勇有点麻痹大意,道:“茂东的发展战略很清晰,不能说倒背如流,讲起来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侯卫东不知道段宜勇是否知道新书记喜欢追问具体数据的这个习惯,见其自信心很足,便不再提及这个话题。     到了四点半,两辆带着通行证的茂东牌照小车开进了省委大院。     五点四十分,两辆小车先后开出,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