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新文章的创作(1/2)
饭桌上没有大人在,大家都是自小认识的同学,又有小学一起在秦昭昭家共同学习的情分在,虽然长大后在不同的学校来往不再那么密切,但一说起来话来还是熟悉又自在的。
几个男生的变化都很大。
潘昱达不再像从前那么胖乎了,瘦了不少,只是笑起来还是那么和气,一看就是脾气很好的样子。
孙峥近视愈发严重,眼镜片越来越厚,听他说等高考完了想要去做个近视手术。
李子昂身高窜的飞快,比秦舜还要高半头,虽然依旧沉默寡言,但是模样已经和秦昭昭记忆里的那个天天霸占热搜的大明星的形象有些重合了。
一顿饭吃的热热闹闹,宾主尽欢,尤其是秦舜,真正做到了“大吃一斤”,走的时候都快扶墙走了,一旁的秦昭昭表示没眼看,非常不想承认这货是她哥。
漫改这件事情给了崔玥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对原作者秦昭昭来说也是双赢的好事情。
可是最近的秦昭昭心思却不太在这上面,她心里有一个新的构思,有了想要创作一部中长篇篇幅的的想法。
系统空间里关于写作的课程不少,有实用性文体的,也有文艺创作方向的,秦昭昭最近解锁了个结构拆解的课程,课时不长,但是讲授的内容几乎是句句皆经典,让秦昭昭听完之后对于大篇幅的创作有了新的理解,想法也越来越具体了。
秦昭昭最近养成了随身带着笔记本的习惯,不论何时何地有了灵光一现都立刻记录下,晚上回家再进行整合。然后结合在系统教室中学习到的拆解办法逆向推导,建构起了的骨架——大纲,然后又不断细化,在整理细纲的过程中一遍又一遍缕清思路整合逻辑,又把一些细节进行了增减调整。
在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之后,秦昭昭拿出了这几年做系统任务获得的一小把灵感铅笔,坐在了自己的书桌前,开始动起了笔。
这个故事与之前的《山海童话》系列完全是两个题材两种风格,秦昭昭一改曾经恬淡治愈的温馨向风格,尝试着用一种非常还原生活的平淡而冷峭的笔触去构建出一个尽可能贴近现实的世界。
这篇的名字秦昭昭思考了很久,才决定将其命名为《孝子贤孙》。
的主人公“我”离乡工作多年,接到了祖父病危的消息匆匆赶了回来。
久病床前,曾经亲切友好的亲人们因为利益和责任互相指责互相推诿,无人愿意承担起那份应有的责任,就在这样的推脱拉扯间,因为大家的疏忽,祖父因为抢救不及时离开了人世。
在祖父死后,“我”不禁回想起了曾经祖父对“我”的好:他为我“启蒙”,教“我”识字,抱“我”在膝头读乐府诗,告诉“我”虽然是女孩子但是也要有大志气,读书才是真正能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钥匙。
在祖父的鼓励下,“我”考上了大学,又顺利地在大城市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自此拥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biuai.co
而那个偏远破败,落后愚昧的小镇,则被“我”视为一个不愿意去说不愿意去想的禁地,就连留在了家乡的祖父,也与那栋记忆中破败昏暗的老屋一起被“我”深深埋藏在了记忆中。
直到祖父病重,“我”才再一次回到了家乡。
或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与争夺遗产的大伯姑姑一样,本质上都是,最自私冷血的人。
在祖父葬礼上,众人都在表演一般地彰显着自己的悲痛,而唯一一个真正心存悲痛的“我”,却因为是女孩,连向宾客们回礼的资格都被剥夺。还要被来吊唁的亲戚指指点点,认为是读书读的“心野掉了”。
在故事的最后,“我”再一次离开了家乡,那些曾经暗淡童年中为数不多的美好回忆,随着祖父的去世消散了,他在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