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4章 玉堂后殿青蛇出没赤帝之子(3/8)


还有…

今日擂台,以“道家三才阵”大破南匈奴王子的不正是此人么?

“原来是柳观主…”

一下子,侍卫头目的语气就和缓了不少。

“现在,能否请兄台替我送这封信。”

“自然。”

侍卫头目接过信笺,“是交给颍川荀彧的是么?”

“正是。”柳羽不忘补上一问。“陛下在召见他?”

“他还在偏阁中候着,我且先去将信笺交给他。”

“多谢。”柳羽微微拱手。

做完这些,柳羽转过身便直接回到了马车里,吩咐马夫,“回玉林观。”

张飞看的真切,“就…就这么就完了?”

“没错。”柳羽颔首。“等着明日陛下的旨意,咱们就能动身了。”

“旨意?”张飞挠挠头,还是不懂。

柳羽却是浅笑一声,不再解释。

只是,这般模样,越发的让张飞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鸿都门学馆的正堂,体现出了无限的艺术气息,墙上悬着大幅名家手迹,书架上堆着竹简,上了年份的古琴更是布满此间,无数块大家刻字的石碑错落摆放着。

天子刘宏与蔡邕聊得很酣。

蔡邕属于那种能把大道理蕴藏于故事中,深入浅出,娓娓讲述的大才子。

上一次,刘宏与蔡邕这般细致的攀谈,还要追溯到去年的“金商门事件”。

又或者说是“金商门之祸”,

那是因为从去年初起,大汉灵异频发,蔡邕因为精通方术之学,故而被天子召见,密言七事,既得罪了士人,又得罪了宦官,事态急转直下,原本的“著书东观”、“撰写十志”的生活轨道被彻底打乱,待罪在家。

时过境迁,就连蔡邕都没有想到,机缘巧合之下…他没有被流放,反倒是又能再度与天子细谈。

这次聊得更久,更深入。

“金商门之事,是朕错怪蔡卿了。”刘宏主动给蔡邕斟了一樽酒,端给他,“这樽酒后,蔡卿依旧是我大汉的栋梁之才。”

蔡邕受宠若惊,连忙接过,“陛下赐酒,臣受宠若惊,臣素来以太学石经上的‘帝之辅弼,国之栋梁’八个字警醒自己,陛下今日给臣重做栋梁之材的机会,这酒臣满饮以谢陛下。”

说话间,蔡邕满饮此樽。

“哈哈哈…”刘宏笑了。

就在这时,蹇硕悄声步入此间,行至刘宏的身侧,在他的耳边耳语几句。

说的自然是柳羽交给荀彧一封书信之事。

刘宏的眼眸一下子眯起,当下就生出几分好奇,不过…仅仅是一瞬之间,他就摆摆手,示意蹇硕退出去。

他则意味深长继续追问了蔡邕一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