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章 殖民纪元(2/3)

,没有地磁场保护的情况下,所有电子设备都只能在电磁屏蔽环境中使用。     就好像成千上百个em不断轰击在这颗星球上。     为了提高精确度,有些涉及到原子层面的物理实验,不得不搬到位于太空的殖民舰上去做。     再后来,为了避免这颗红矮星的太阳风对殖民舰的损坏,人们重新加速殖民舰,将其开到了背日面,同时从行星的同步轨道进入了恒星的同步轨道。如此一来。殖民舰永远与“太阳”隔着一颗行星,这样就能够避免太阳风对殖民舰的频繁扰,同时也能保证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     极度依赖电子设备的人类生产生活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即使是后来人们用广域磁场护盾解决了太阳风的问题。但这种影响依旧存在。     毕竟这磁场护盾再怎么广域,也不可能将整个星球都笼罩在其庇护之下。,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不过好在人类的适应性很强。     在适应了这些困难后,一切都渐渐地顺利了起来。所有的城市都建在电磁护盾之下,从太空俯瞰下去,就好像一把把撑开在晨昏线一带的伞一样,而人类则生活在这伞顶之下。     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直到他们发现这个星球存在“原住民”。     它们是一群攻击性很强的生物。就社会形态而言与蚂蚁很相似。有负责繁衍族群的母虫,也有负责狩猎的战虫,还有负责开凿的工虫。     通常而言,他们都生活在背日面20-30千米深的地下。这里的地热温度足以抵消背日面地表的酷寒,而且能将地表嵌入地下的冰块融化成水。     直到后来人们才发现,那些纵横于地表之下的上千万条粗细不一的河道,竟然是这些虫子们的杰作。而他们的族群已经存续了百万年之久,或者说他们的文明已经存在了至少数十万年。     一个比人类所有文明时间总和还要古老的文明。     虽然这个文明尚未“开化”。     原本因为双方生活空间相差太远,一个在晨昏线,一个在背日面的地底。可能双方都将彼此当成了“虫子”,人类一直在这颗星球上生活了一百年都没有发现这些邻居。     直到因为生活空间逐渐告罄,人类开始打起地下的主意,并将手伸向了那些虫子的“运河”。     当双方接触的那一刻就注定了。     战争在所难免!     按理来说,面对一群血之躯的虫子,科技先进的人类是不会落于下风的,然而现实远非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手持高斯步枪的人类士兵以雷霆之势清除了流窜到地表的虫子,科学家研制出灭绝这些虫子的病毒,殖民舰投放的轨道卫星发钻地弹定点清除地下巢。     一切都很顺利,以至于所有人都乐观的认为,要不了多久他们便能将那些虫子花费数万年开凿的地下运河据为己有。     直到一场虫潮席卷了边境城市。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数百万只节肢类昆虫,悍不畏死地涌向人类的城市。并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了整个晨昏线一带的人类殖民地。     爆炸的火光染红了天边的红霞,但依旧无法阻挠虫群的汹涌。     那场面,就如同末日一般。     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从未想过,这些被他们碾压的虫子竟然爆发出了如此强大的战斗力。他们的炮弹虽然能够轻而易举地穿这些脆弱的.体,但在面对如海潮般的虫子时却依旧无能为力。     无论是生化武器还是基因炸弹,人们想进了一切办法都没能将这些虫子灭绝,反倒是促成了这些虫子的进化。就像人类用了数百年的时间都没有消灭蚊子和蟑螂一样,这些虫子怎么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