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58章 韩侂胄(3/3)

孟珙关上一扇门嘴里念着:“等我们能下山便能改变一切。”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庆元六年韩侂胄进位太傅。    准备兴兵北伐前他再次来到南阳书院。    再来时韩仛胄肥润了不少,原本瘦弱奸狭的脸庞红光满面和蔼不少。    这是一种很好的改变。    “我知你独断专行,庆元党禁杀了不少反对你的人,朝廷已经人心惶惶,在这样下去北伐未开始你便可能身首异处。”    韩仛胄如临大敌:“请先生赐教。”    “党禁虽能屏蔽你的敌人,可也禁了天下人真正的声音”    “谁是趋炎附势,谁又是一心北伐你如今能看的出?”    “学生不知。”韩仛胄露出一丝苦笑:“祖父韩琦与范仲淹大人主持“庆历新政”,至仁宗末年拜相。    宋英宗时,调和帝后矛盾,确立储嗣之位。    宋神宗即位后,坚辞相位,连判永兴军、相州等地,反对“熙宁变法”。    累官永兴节度使、守司徒兼侍中,封爵魏国公。熙宁八年去世,年六十八。    神宗为他御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追赠尚书令,谥号“忠献”,并准其配享英宗庙大人。”    “学生一直以祖父为榜样,更想克继祖父未成之事,收复我大宋江山。”    这是韩仛胄从未与他人说过的心事,天下人皆以为他想独榄大权,可内心里他真正的想法一直都是兴兵北伐。    为此,要扫平北伐的一切障碍,哪怕是杀尽天下读书人。    这份果断让小道士都为之一振,大宋军民都跪的太久,急需要这样奋不顾身的人。    “真伪已别,人心归正。想要北伐造势不需要在实行党禁了。”    “那如何镇得住那些一心求和之人?”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舆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小道士伸手将一纸张递给韩仛胄,昏暗的光线下韩仛胄看着纸上的内容先是迷惑随后恍然大悟:    “学生明白。”    “还有这份名单你收下,都是一些我挺看中的人,会给你有所帮助,未来我得学生也会去帮助。”    韩仛胄起身从小道士手中恭敬接过名单,一眼扫过便看到辛弃疾,吴曦,陈贾……等。    竟都是之前被排斥的主战官员。    没想到啊,他原本以为小道士归隐书院对天下事庙堂局势会知之甚少。    谁料……    真乃神人也。    在他身后,几个学生越众而出。    “多谢先生。”    韩仛胄看了一眼这几个年轻人的面孔牢记心中随后重重磕头:“有先生出谋划策,北伐之事一定成功。”    “韩某也十分期待与诸位有朝一日同朝为官。”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