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37章 兵至临安(2/3)

几天后也就是七月初,张世杰率领大宋海船舰队号称万艘抵达镇江焦山附近。    张世杰的海船巨大,在长江上缺少风力,行动不便于是张世杰便下令将所有战船每十艘连成一排,整个江面布满宋军战舰。    由于李庭芝已经敗撤,而张彦也没有按时抵达张世杰与平江都统刘师勇、泰州知州孙虎臣率舰队独自应战。    阿术率领舰队屯兵瓜州江岸,派遣阿塔海、张弘范等将领率舰队迎战宋军。    阿术的大军水陆并进两面夹攻,主力从中央突破,并成功实施了火攻,两军激战半日,宋军前军大乱,落水溺死无数。    宋军的后军看到后多数溃逃,张世杰大败。    大宋焦山失败后,大宋水军主力再也没有能力进入长江,整个长江防线彻底陷落,自此,襄阳两淮主动权已经彻底易手。    而遥想当年,岳飞手下大将李宝,唐岛之战中仅凭三千水军背向临安,逆流争先,便击溃金朝七万大军让人无比唏嘘感叹。,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焦山大败后。    伯颜奉命抵达元上都,建议忽必烈先平定南方再对付西北。毕竟此时的大宋临安已经唾手可得,而区区亲王作乱不值一提。    于是在德祐元年七月十四日忽必烈下达了继续攻宋的作战命令。    伯颜升任中书右丞相、阿术为中书左丞相。    此时整个湖北几乎全部陷落,湖南岌岌可危    大宋任命李芾为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李芾不顾好友阻拦毅然上任,李芾抵达潭州仓促募兵,勉强招满三千人,依据城池坚守潭州。    九月十一日,到达淮安的伯颜开始检阅军队,并在第二日率领大军抵达淮安城,射书招降,宋军没有答应。    于是伯颜留下一支军队监视淮安,自己率领大军继续南下。    在一个月后也就是十月八日阿塔海开始围攻常州,而伯颜也抵达扬州附近,开始分出一部分军队围困扬州,自己则继续带领部队南下。    十月二十五日,伯颜渡过长江抵达镇江,常州被围,张全统领两千淮军驰援常州。    同时回归的文天祥把自己招募统领的三千广军和尹玉统领的五千赣军交给张全指挥,此时张全总兵力勉强过万。    两日后,张全抵达常州城东五里外的的五牧遭到元军攻击。    朱华率领的三千广军和尹玉率领的五千赣军拼死抵抗,由于张全指挥失误,隔岸观火毫无支援,尹玉的五千赣军被击溃。    随后尹玉集结五百散兵同元军激战一整夜,只是人弱势危这五百赣军连同主将尹玉全部战死。    文天祥得知情况后非常气愤,要斩杀张全,但是右丞相陈宜中不允许。    陈宜中此人是一个狂妄自大、欺世盗名的两面派,惯于提出冠冕堂皇的高调言辞,谴责任何妥协退让的主张和行为。    陈宜中本为贾似道所推荐任职,可当贾似道兵败以后,他却率先提出处死贾似道,以提高自己的声望,毫无廉耻。    当时统帅禁军的殿前指挥使韩震提出迁都建议,他竟然私自将其骗到自己家中杀害。    陈宜中长期通过这种哗众取宠的表演和豪言壮语来获得权势,提高自己的威望,由此担任上丞相一职。    但事实上却是一个优柔寡断、冒充抵抗英雄的胆小鬼。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此番阻止文天祥斩杀张全,他自己却是早已离开临安,逃到了远离前线的南部沿海地区。    要不是太皇太后无奈,亲自给他的母亲写信不然打死他都不会回临安。    特别是如今局势在他主持之下,朝着越来越不利于宋朝的方向发展。    随着支援常州的赣军全部阵亡元军开始猛攻常州,常州城墙不高,情况十分危急。    常州知州姚訔在城墙上日夜巡视,丝毫不敢懈怠,同时姚訔派遣都统刘师勇和副都统王安节出城主动攻击元军。    围城元军被二将击杀一半,狼狈撤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