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章 京师震动(2/3)

氏给周侯灿物色的仆役,本来在广平府住,是家里的男人死了之后活不下去才托了亲戚逃过来的,对孙氏给出的条件也比较满意,便直接过来了。

周侯灿看着这个给他递衣服的半大小子,心里还是有些过意不去,忙从他手里拿过衣服,说道:“以后你不必这样,我自己来就好了。”

谁知听见他这样说,这小孩反而啜泣了起来:“老爷,你是不是嫌我做的不好才不让我做?可我娘说了,这些活儿就该我做。要是我不干的话,老爷会不要我的。”

周侯灿安慰道:“不会的,我不是觉得你做的不好,只是我已经习惯自己穿衣服了。真的不是因为你。”

这小孩还是有些半信半疑,不过也没再强求要干了。

过了一会儿后,周侯灿突然听到街上有一阵喧嚣,不禁出门查看,谁知却是两个宦官在街上问东问西。

一个宦官见了周侯灿穿着的衣服,连忙拉着另一个宦官走到他面前,开口问道:“可是进士周侯灿?”

周侯灿还有些不明所以,回答道:“正是学生,不知二位前来,所为何事?”

“是了,”这宦官捏着嗓子,打开手上的纸张,“准备接旨意吧。”

周侯灿这才注意到这宦官手里拿着的是圣旨专用纸,二话不说立刻拜下,街上周围的人也齐刷刷跪倒了一片,甚是壮观。

只听这宦官说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周侯灿一听到这个“敕”,顿时就明白,这是来授官的。

这个“敕”跟皇帝亲笔的“敕”还是有区别的。

“敕”作为一种圣旨文体,是朝廷用于五品以下官员的封授赏赠相关事宜的,而周侯灿作为三甲进士,在未授官之前按照正八品官看待,用在这个时候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宦官可不知道周侯灿的内心活动,继续念道:“朕闻欲治天下者,必重贤才。今科所取之士,贤良甚多。二甲第一焦黄中,三甲第一周侯灿,俱悉英才,文章通达,特授官职,命为检讨,方见国朝抡才之本,亦慰朕取士之心。敕至,尔即赴任,毋或稽违,钦此。”

这宦官笑眯眯地看着周侯灿谢了恩站起来,把手里的圣旨递给他,说道:“恭喜周检讨了啊。”

周侯灿把圣旨握在手里,感受着圣旨和一般纸张的不同,对两个宦官说道:“下官谢过二位公公传旨之劳了,还请二位少待,下官这就奉茶。”

“不必了,”那个宣读旨意的宦官摆摆手,“我二人还要回宫复命,就不在此叨扰了。”

这宦官一边跟周侯灿作别,一边心里暗自埋怨着给他排这个活儿的顶头上司。

像周侯灿这样有些特殊的人的钱,在没有弄清事情之前,他们是绝对不敢收的。

两个宦官一路走一路骂,回宫复命去了。

周侯灿还站在门口拿着那折圣旨,周围的邻居也听到了圣旨的内容,纷纷前来道贺。

他们虽然不知道翰林官是干什么的,但他们知道翰林出来的老爷都是当大官的。

望着来祝贺的邻里,周侯灿一一谢过,这才反应过来,找了个借口进屋去了。

那个半大小子已经看待了,他磕磕巴巴地问道:“老爷……你,你这是当大官了吗?那可是圣旨啊!”

周侯灿笑笑,一边把圣旨放好,一边拿出一张纸铺开,一边寻找他前些天写的初稿,回答道:“没有,这哪是大官啊。这京城里,比我周侯灿官大的人多了是了,我还什么都不算呢。”

“可是老爷,”这小孩听了周侯灿的话,明显不信,“你要是在我们老家,那都是可以跟县里的老爷们喝茶的人。”

周侯灿哑然失笑,他停下手里的工作,看着面前的小孩,说道:“有了举人功名就可以跟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