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 捷报进京(2/3)

但李阁老怎么也不会想到的是,在整件事情中,胥文相整个处于静默状态,什么都没干。而这次漳州府相当于什么都没干就白捡了一份功劳,自然会按着周侯灿的意思发出奏疏。

李东阳看完之后,便开始考虑该如何处理孙家。

他作为首辅,自然明白如果严格依律处置的话肯定会引起一部分反弹。

有些人可不管孙家犯没犯事,而只在乎自己家族的利益。

虽然之前已经有知县找各种理由让富裕之家败落的,但他们用的大多是赋税上的借口,有真凭实据,好查得很。可这次不一样,孙家如果不肯认下这个罪名,那终究是个隐患。

孙家就算再没落,祖上好歹还出过布政使,就这样在人不完全认罪的情况下说惩办就惩办。虽然有人证有物证,在律法上没问题,但是在实操中问题可就大了。

李东阳身处首辅的位置,看得很清楚。现在大明已经漏洞百出了,在刘瑾这帮人的祸乱下,国朝正在偏离原有的行进轨迹,好不容易形成的稳定局面有可能随时会崩解。

庐、凤、淮、扬四府饥荒的局面现在还没有丝毫缓解,现在对南方地主的任何惩办都有可能打破官府与这些士绅之间的平衡。

何况李东阳明白,像孙家这样勾连的家族不在少数。惩办了孙家,有些人确实会收敛,但有些人可能还会铤而走险。

大明不能承受这样的风险,哪怕只有很小的可能。

想了一通之后,李东阳还是决定明天把这件事推给皇帝来决定。

因为这件事也确实有好处,李东阳虽然擅长谋划,可他却不擅长做决断,干脆便让最有资格决定这件事的人来决定好了。

这件事说到底,也只是一件个案。如果不上纲上线的话,李东阳还是有把握压住异动的。

临睡觉前,李东阳不禁想象出了周侯灿在城头手刃贼人的画面,画面很流畅,他一时竟然觉得这就是周侯灿该干出来的事。

这周侯灿真不愧是坚持本心放弃翰林的人物,该不含糊时绝不含糊。

第二天,李东阳收拾好,在卯时入了宫。

到了内阁后,在跟杨廷和、梁储等人商量过一阵子之后,朱厚照便来了。

虽然朱厚照已经搬到豹房里去了,但每旬还会抽出来一天时间前来紫禁城见阁臣。

这天恰好就是会见的日子。

朱厚照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他也明白要保持跟内阁的联系。

“各位师傅,这一段可有什么事?”朱厚照刚坐下没多久便开口问道。

他迫不及待地想把这里的事情弄完赶紧离开回豹房。

“陛下,臣这儿倒是有一件事,还要请陛下定夺。”李东阳说道。

见李东阳掏出了一份奏疏,朱厚照旁边的张永便很有眼力见地走到李东阳面前,行了个礼后取走了这份奏疏。

朱厚照从张永手里取了奏疏,便大致扫了扫。

他本来不觉得这里面会有什么东西,可他扫了几眼后却越看越入迷,到最后便用双手捧着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李师傅,这是真的吗?”朱厚照看完之后,倒是没有马上相信,而是先确定这份奏疏的真实性,毕竟他也清楚下面报捷的套路。

“这自然是真的,这儿还有漳州府的奏疏,”李东阳说着,又变戏法似地取出了两份奏疏,“还有今日清晨刚送到不久的镇海卫奏疏,应该都是能够佐证的。”

“拿来我看。”张永刚要下去取,急切的朱厚照便对着张永喊道。

李东阳和杨廷和隐晦地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神里看出了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朱厚照还是老样子,一遇上自己欢喜的事情就顾不上自己还是皇帝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