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45章 无为之道(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高台石阶延绵向上,石阶两旁依旧是密密麻麻的竹林,可奇怪的是这石阶之上没有落叶。  苏墨缓缓的踩着石阶往上走去,如同置身在一处道意极为玄妙之地。  偶有微风徐过,吹起苏墨的白发随风微摆。  终于在石阶的一侧,苏墨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盘膝坐在一块石头之上。  那白发苍苍的老人满脸堆积着褶皱,一副和善的笑容之下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见到苏墨走来,那白发苍苍的老人笑着向苏墨招手,示意苏墨上前。  “晚辈苏墨,见过前辈。”苏墨十分恭敬的走到老人面前。  “坐。”白发苍苍的老人笑着指了指面前的地上,苏墨点头便随地坐下。  白发老人笑着点了点头,一双明悟的双眼似乎能洞察天机一般。  “儒家弟子?”老人面含微笑的问道。  “晚辈以儒入道,算是儒家弟子,可这世间似乎没有儒家......”苏墨点头回答道。  老人笑着缓缓得点头,向着苏墨又问道:“你觉得儒与道有何区别?”  苏墨想了想,缓缓的回答道:“儒为‘仁’‘礼’,须入世,求的是借万物以作为。”  “道为‘自’‘然’,须出世,求的是顺万物以自流。”  简单来说,儒以仁礼为根基,讲究的是融入世间红尘,遇难遇事时会借助各种可以借助的东西来达成自己的目的,所以儒道修炼的特殊也在这里。  儒道功法借助天地灵力,构建规则以达到作用。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而道以自然为根基,讲究的是出世而融于自然,遇事则顺其自然,以无为应万变。  白发老人听完苏墨所言笑着点了点头,缓缓开口道:“你说的对,其实也不全对。”  “请前辈指教!”苏墨请教道。  白发老人笑着开口道:“若你面前有一条河,河畔有佛、道、儒三人,他们皆要过河,以你所想......他们会如何做?”  “佛言:此岸即彼岸,万法皆空。此岸与彼岸并无差别,故佛...不会渡河。”苏墨想起了慧空法师,虽然慧空法师说自己悲苦世人,欲渡自己出红尘,可他却并不会强行对自己做什么。  反而他只是跟着自己,与自己一同入了红尘。  白发苍苍的老人笑着点了点头,示意苏墨继续说。  “儒遇难时会借万物以为自用,故而儒会造船造桥,想尽一切办法渡河。”  “道讲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故而道会等,等有船要过河时再一同过河。”  白发苍苍的老人摇了摇头,缓缓的开口说道:“你对道的理解狭隘了,‘无为’并非‘不作为’。‘顺其自然’也非‘枯等自然’。”  苏墨不解,看着白发老人等着他的解释。  “自然之道,所言的是我与万物的联系,万物皆有规律,人也亦然。故而......‘道’欲过河时,会将河水也视为自身的一部分,所以‘道’会下河游过去。河与路与我...并无差别......”  “万物相克相生,唯我超然,你明白了吗?”  轰!  苏墨脑海中似乎闪过一道惊雷,眼中迷雾升起。  儒借万物以过河,道凭自身以过河。,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道是什么?  道是自然,亦是自心!  佛言‘无我’,儒言‘应我’,道言‘唯我’。  什么是道?  苏墨在沉思之中陷入迷茫,一时间竟然出了神。  一缕清风徐过,吹下了两片枯竹叶,落于苏墨地视线之中。  苏墨茫然的看着那两片枯竹叶飘然落入地上,抬手去捡,可伸出的手在将要接触枯叶时犹豫了。  这枯叶经历初生,成长,枯落......这便是自然之道。  初芽为新生,绿叶为生长,落叶为死去,那万千的积叶便如同众生的自然归宿。  不可为,也不用为......是为道法自然。  便如同人的一生......生、老、死是为自然归宿。  可这种感觉却为何如此的熟悉呢?  苏墨抬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