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81章 宋江之诺,如期而至(1/2)

“水井既掘不出水,下官便斗胆便募人去渭水开渠,希望把渭水给引来以解燃眉之急。”

“这号声是劳工开工的声音,如此浩大的工程量,想必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不至于畏难。”

渭水距离渭州来回少说几百里,如此远的距离要引水修渠,浩大的工作量让宋江都不禁一阵咂舌。

可那从远方传回的整齐划一的粗犷号子,却无一例外的在嘲笑从宋江来到渭州以来的见识浅薄!

“知州大人,刚刚我仅仅看了城中情势就断定您毫无作为,实在是有些武断……”

“我宋公明并非是什么不知羞耻的货色,在此给你赔不是了!”

自觉羞愧的宋江这时候哪里还顾得上自己御史身份,转身冲着渭州知州便拜了过去。

知州哪里担得起这份大礼,慌忙间便止住了他的动作。網

“下官不过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根本无足挂齿。”

“当务之急是请御史回京后尽快奏明圣上,渭州旱情已经是迫在眉睫,不能再继续拖延了!”

……

“什么?渭州旱情竟然严重到了这种境地?”

数日之后,听完了宋江从渭州带回的真实情况,一向沉稳的包小天都不禁瞳孔微缩。

“俺不敢胡编,若不是亲眼所见,俺真的无法将渭州百姓所遭遇的苦楚描绘的这般详尽!”

回味着这渭州一行的教训,宋江的脸上也带着些许莫名的自嘲,恭恭敬敬的冲着包小天行了一礼。

“包兄真是英明,此行学到了很多,此行不仅不虚,甚至还想再到处走走看看。”

“看到了,才能解决。”

包小天以点头表示赞许。

短暂的沉默过后,包小天昂首便道:

“公明,尽全力去筹措钱粮,尽快由你亲自送到渭州赈灾,此事万万耽误不得!”

“老天爷不给渭州百姓这口饭吃,我们北宋内阁给!”

宋江不敢多耽搁,生怕多耽搁一天,渭州就要多饿死一个人。

风尘仆仆的快速将幕府存粮一驾驾装车后,押粮车便陆续又浩浩荡荡的向北出发。

这一路跟着押粮车再去渭州时,宋江对周围看的更细了。

越往北走,土地就越是干旱,旱的连杂草都生不出来。

偶尔路过些树林子,连树木都枯死了个七七官哪有胆子打打杀杀的。

旧知州将州府和地方一通洗劫后就跑了,留给他这么一个烂摊子。

十余万户百姓家都被洗劫的民不聊生,看一眼痛心一眼。

且渭州位于宋国最北边,与东边的庆州一样,都是与夏国接壤的边城。

不说要防范夏国的进犯劫掠,光是因偏北而气候寒冷、干旱等等引发的民生困境,都要让他耗费巨大精力。

“喂!陈老弟!”

宋江尽量快的跟随押粮车一道,赶赴渭州。

离城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宋江就瞧见某人犹如望夫石般站在城门口翘首以盼的。

宋江看的心情复杂,更对之前对陈逸的误会而脸红了几分。

看陈逸这翘首眼巴巴等待的模样,又怎么能看不出他是个清廉务实的好官?

宋江一反常态般,远远的就朝陈逸打了个招呼。

陈逸因为等了太久,不知不觉,脑子里就在回顾《北宋律法》和《知州职权概述》的内容。

被唤声叫回神志,瞧见远处络绎而来一辆辆马车,且马车犹如绵延不绝般,连尽头群都瞧不见!

见每一驾马车都满载着麻袋,陈逸惊喜万分,赶忙朝宋江迎过去。

他急吼吼的拆开一个麻袋,见到里面竟然是白花花的精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