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23章 纳妾违法?(1/3)

而扬州知州吴忠也不是吃素的,他早已料到地方大户会闹事。

便故意任由他们闹,闹大了刚好一网打尽。

见惯了旧朝的软糯懦弱的张俊,初见这一幕时竟是满心的惊奇。

许久才反应过来,如此处置才是正确的做法。

他问询吴忠打算如何处置这些人,吴忠告诉他,他是科举入仕,在科举被废的那些年里,吃尽了苦头。

更吃尽了地方大户肆意控制物价的苦头,对地方大户,他自然是嫉恶如仇。

吴忠的手段雷利风行,依律没收查抄所有地方大户的田产,收为州府屯田,一时间,扬州一片干净。

就在张俊佩服吴忠的稳准狠手段、以为扬州能成为一片净土时。

州府外头却来了一大批击鼓鸣冤的大户家的佃农。

因州府武力抄没大户田产,导致他们这些佃户无田可种,更没有谋生的路子。

这才过来击鼓鸣冤,请求官府给条生路。

幸好吴忠早有对策,他派人统计扬州所有佃户后,依照朝中安置令,向他们每户发放三千钱安置金。

又以雇用的形式,雇用他们耕种州府屯田,每月发放三千钱月奉,且收成后的收成与他们五五分成。

耕种屯田两年后,则屯田的耕种权归私,但禁止买卖农田。

户主逝则收归公有,新户可到官府登记领取户口本后,重领均田,每户五亩。

一切都是按内阁政令履行,不差分毫。

跟随吴忠共事多日的张俊,被朝中新政惊艳到了——

这样就能避免土地迟早被大户陆续兼并,是避免农户失去田产的彻底有效的举措。

他更佩服吴忠的为官做派,每每朝中有政令下达,吴忠都会立刻将政令履实下去。

诸如公粮令、公盐令、公养令、公学令等等。

回过神来,张俊看向长江南岸。

听闻对岸的赵构因着这两年风平浪静,所以将行宫迁至江宁府了。

因此,扬州和江宁府,不过是隔江互望,迁都的隔江对峙意味很明显。

除了对对岸平民的怜悯之心未变之外,张俊内心对推翻赵构的急躁早就消散了。

他知道朝中一定有长远计划,只是……

两年了。

不知长江南岸,有多少百姓在这两年里蒙冤丧命。

“哎。”

不知不觉,一声叹息脱口而出。

副将杨存中悄声走来,脸上带着淡然的笑容:

“怎么又唉声叹气的。”

张俊闻声抬眼,看了一眼他脸上的淡然,便又面无表情的收回视线。

“幸好两年前,我追随你来了北岸,不然,不知今时今日的你我,又在做甚。”杨存中平静的说道。

张俊没说话,他在这儿耐心的履职、等待,想要做的只有推翻赵构这一件事。

但朝中一直不授权给他,包小天收到他的事牒时,倒是每次都回复,只是每次回复,都是让他按兵不动。

见张俊一直不说话,杨存中有点尴尬的又笑着说道:

“将军,你没发现么,其中朝中的准备工作,一直在做。”

“咱们扬州已被归入南部战区的扬州分区,战区是何意?肯定是作战的战区呀。”

“而‘南部’的敌人是谁?那自然是南边!”

杨存中刻意的多话起来,只为给作为他的好兄弟好同僚好上峰的张俊,开解开解郁闷。

“您的官职也从扬州路军总管,改成了扬州分区区将,这说明推翻赵构是朝中迟早要做的事儿!”

其实这些,不必杨存中给他解释,他也能了解到。

只是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