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九章 赵方抵京(1/2)

京师的粮价终于不再提高,不知道那汪邢炆去跟那些米行的掌柜谈了什么,粮食的价格暂时停在了八钱银子一石。

一石粮食平均下来差不多在六十七公斤左右,而一个五口之家,每年最低需要十二石半的粮食来糊口,也就是八百三十七公斤的粮食。

八钱银子一石米,足以让绝大部分的老百姓吃不起粮食,若是些耕农之家还好,遇上丰年还能攒下一下,平日里再寻点儿别的活计也不至于饿死,可那也只是局限于丰收年景,如今气温诡异无常,天灾时常发生,各州府流民四起,都奔着富庶的州府而来,纵使朝廷开仓赈灾,也只可维持一时,不能长久。

汪应蛟这些日子过的并不顺心,自打柳安来了京城,他的麻烦事就没断过,此时正焦头烂额的看着面前的账簿,愁的不行。

今日太和殿前,朱由校说起了粮食涨价一事,自己虽向朱由校打保票一定能将粮价压下来,可根本就没有什么好办法,不仅是宫中,就连内阁那几位,也开始向自己施压,毕竟粮食关系重大。

好在目前得到的消息是只有京城周边各城粮食涨了价,江南地区附近还是老样子,自己也派了人出去抓紧采粮,说到底这粮食溢价的原因还是传言粮仓亏空,只要让他们看到粮仓丰满,这价格自然会降下来。

内阁选定的几位巡抚人选已经提交了上去,朱由校已经批红,昨日便已出发去往南方各州府,坐船的话不出半月便可抵达江南,而自己等人雇的人手早已在江上埋伏好了,只待船队出了徐州,便立时动手,只要巡抚一死,必定震动朝野,自己等人再同时弹劾东厂,将这潭水搅混拖延时间,只需月余自己等人从江西河南等处购买的粮食便可运抵江南,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这么一想,似乎也没什么好担忧的了,汪应蛟松了口气,就等着江南那边传来的好消息了。

也就在今日午时,一个车队慢慢悠悠的驶进了京师,上面满载货物,字号富通。

“什么?赵方他们到了?”柳安手里拿着半个馒头,口齿不清的说道。

“方才刚到,他们正在铺子里卸货呢。”富通胭脂铺来了一名下人,奉付全之命来请柳安过去。

柳安饭也顾不上吃了,擦了擦手,将麻布随便一甩,带着洪峰就出了门。

紧赶慢赶的到了铺子,柳安下车一看,果然赵方正在指挥着弟兄们卸货,大半个月不见,他皮肤变得更加黝黑,也消瘦了许多,显然在路上吃了不少的苦。

“赵方!”

赵方听到有人叫自己,转过头一看,顿时惊喜道:“柳先生!”

柳安拍了拍他的胳膊,欣慰道:“好,这一路上可还顺利?”

“顺利,咱们车队人手多,没有哪个不长眼的敢来劫咱们。”

柳安点点头:“这次你带了什么来?老爷让你来京师,想必杭州那边已经训练的差不多了吧。”

“第一批工人已经训练好了,杭州那边小人走的时候还没开始,老爷他惦记柳先生在京师,让小人来京师帮柳先生,小人这次带了几百块硫磺皂,两千斤水泥以及红砖五千块。”

柳安挑了挑眉头:“是不是太少了点儿?”

这两千斤水泥和五千块红砖满打满算也就盖一个宅子,肯定不够用啊。

“这些都是小人带来的,还有几批走的水路,这砖沉,可能还得过些时日才能到。”

“好,你带了多少人手?”

赵方笑道:“五十人。”

“这么多?”柳安一惊,杨钧这是出老本了啊,第一批训练的工人也才三十个,光赵方就带来了五十人,富通基建岂不是精锐尽出?

“老爷说柳先生这边招募人手不容易,关键是忠心的问题,还是从杭州那边派人过来放心一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