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六章 火器三局(2/2)

明白了先生之才前无古人,震古烁今。”

若不是柳安烧制了红砖水泥,宋应星还不见得会来投奔他,他这般好学之人,对柳安所造的一些新奇东西最是好奇,恨不得将其钻研透彻。

“应星啊,你可对火器有所了解?”

一声应星喊的宋应星心头一颤,蓦地抬头望着柳安,见他笑意温和,心中稍定,点头道:“晚生早年念书之余,曾见过些火器,对其也算略有心得。”

柳安点了点头,这样话就好说多了,若问天下谁人能晓火器之利弊,宋应星绝对是排的上名号的。

“好,老夫欲将你们安排到兵仗局,你们可愿意?”

洪武初年,宝源局是明朝的主要火器制造部门,直到洪武十三年又设军器局替代宝源局,掌管天下火器制造,洪武二十六年,再度对火器职能进行细化,自军器局之外又划分出鞍?局掌军装设计,使军器局成为专门生产火器和冷兵器的部门。两年后洪武二十八年又设兵仗局,属内府系统掌管,专门生产火器,明朝的兵工厂也初步设定。

直到明成祖朱棣迁都以后,在京师按照应天府原样又打造出了相同的体系,跟南京遥相呼应,两套兵器制造机构皆由朝廷直接掌管。

能进兵仗局的,无一不是朝廷至关重要的人才,其人身安全以及行为,都受到锦衣卫的严密监视。

宋应星一听兵仗局,顿时犹豫了,毕竟进了兵仗局后很多事情就由不得他了,亦如那钦天监一般,就算他想要告老还乡也不行,终生只能留在京师。

“先生想让晚辈去往兵仗局,可是有些事情要让晚辈去做?”

柳安微微笑了笑,丝毫不避讳的点点头:“不错,老夫安排你二位去兵仗局,确实是为了方便行事。”

宋应星问道:“先生可否能告诉晚辈,您要做什么事吗?”

柳安沉吟了一下,道:“现今我朝的火器已十分发达,但铸造工艺却还比不上佛郎机人,他们的佛郎机炮不仅准,而且比我们的炮更加耐用,结实,若咱们不尽快改进制造工艺,不出几十年,中原将再无法与之抗衡。”

“那不应该安排晚生进军器局吗?”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