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七章 兵者,奇为先(1/2)

“陛下,当务之急应是解决军中疫病,只要将疫病治好,敌军自退,有众位将军在前,定可平息叛乱,但臣也不敢保证绿僵对其一定会有效用,只能先试一试。”

听到柳安也没把握,朱由校思虑再三,还是下了决定,“眼下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了,让御医们带着绿僵先行一步,告诉前线的将士们,朝廷大军随后便到。”

立刻便有内监领命下去颁旨了,大军行动缓慢,让御医们先行一步乃是良策,如果御医们能在大军赶到成都府城前将疫病治好,那自是最佳,若治不好,大军亦可早做打算。

实在不行,壮士断腕乃下下之策。

“先生,依你看,眼下该如何退敌?”

先前杨俞茂与秦良玉两人在奏报中说,成都府城中兵甲三万,染疫病者十之六七,导致可用之兵仅不到万余,军心涣散下,将士们无意作战,堪用之兵甚少,敌军两万余兵临城下,只能守城,没有力量出兵反击。

为此,还需筹划个恰当的方法。

柳安想了想,并未正面回答朱由校的问题,而是看向兵部尚书李春烨,问道:“李尚书,成都府附近可调遣的将士都有哪些?”

“岷州卫有兵五千,施洲卫有三千布甲,松潘卫亦有六千兵可驰援成都,除了岷州卫外,施洲卫和松潘卫出兵日夜兼程,两日内便可赶到成都府。”

不说李春烨为人如何,至少兵部在册人员的账目他还是算的很清楚的,听到柳安的问题后,张口就说出了几个地方。

这样一合算,朝廷倒也还有不少兵可用,柳安刚松了口气,还不待说什么,就听见郑洪波开口说道:“不可!那里的将士负责弹压地方,不能轻举妄动,若是被敌军知晓施洲卫和松潘卫空虚,只需一千人马便可将其夺下,况且大军粮道经荆州府和夔州府沿江至成都,施洲卫乃是保护大军粮道的兵马,若是将其调走,贼人趁机偷袭我军粮道怎么办?还是让我领五军营出征,再给我三千神机营,三月内定能平复叛乱!”

郑洪波说的信誓旦旦,倒也没什么错误,永顺司和施洲卫乃是保护粮道的卫所,不是万不得已不能调动。

“若是让郑指挥使领兵出征,未免有些太过缓慢了,五军营大多都是步兵,靠着两条腿在这天寒地冻的冬日,不知得靡费多少钱粮气力,少说也要半月才能赶到成都府,届时,恐怕大军长途跋涉,不休整几日作不得战,太过浪费时间了。”

“哼!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说该如何!”

郑洪波实在是有些气不过,冷哼一声,可却不敢如刚才那般嚣张。

“若你要速度快,不如就让本将带着神枢营出征,我神枢营骑的都是最精良的马匹,快马加鞭下,五日内定能从京中赶到成都府,一举荡平贼人。”

说话的是神枢营指挥使姚益兵,方才郑洪波气势太盛,他一直没找到机会说话,现在终于找到机会,赶忙说了一句。

柳安轻叹了口气,摇头道:“神枢营战力是毋庸置疑的,马程也是极快,但姚指挥使可知道,川贵之地多天险,全是些崎岖难走的山路,马匹上不得,只能绕路,绕路的话又得耽搁日子,成都府外虽是坦途平原,可也只局限于一府之地,到了后面,神枢营的马匹再如何精良,也冲不上山坡。”

神枢营建立之初,便是因为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想要平定北方才成立的,北方多草原,骑兵能大施拳脚,可一旦将战场搬到了川贵这种地方,就是你再如何精锐的铁骑,也只能望山兴叹,无计可施。

敌人只需往山上一躲,用弓弩射之,骑兵变成了活靶子,所以一味的求快是要不得的。

“施洲卫的兵不能动,拱卫京师的三大营也使不得,难道朕的大明就没有可用将士了吗?”

朱由校看向李春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