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八章 识货之人(2/2)

,问道:“五六日便能出窑?这可真是....鬼斧神工啊....不知这一块红砖,作价几何?”

“百斤十两银子,跟那水泥价格一样。”

吴淳夫身子颤了颤,有些激动了,对百姓来说,百斤红砖十两银子的价格不可谓不高昂,但在工部尚书眼中,这个价格已经无比低廉了,低廉到,吴淳夫有些不敢相信。

“老夫要提醒吴尚书一句,红砖并不能完全代替青砖,修筑城墙也不能使用水泥。”

吴淳夫一愣,“为何?”

柳安挠了挠头,筹措了下话语,说道:“水泥虽然牢固耐用,在其中混入砂石后可以代替糯米砂浆,但如果要全用水泥来修筑城墙的话,恐怕不够稳妥,红砖也是如此,老祖宗留下来的技艺是经过岁月考验的,光凭水泥红砖还达不到那一步。”

工部尚书吴淳夫点点头,“这一点我知道,水泥红砖这两物,即使不能完全替代青砖糯米砂浆等物,但它们的价值可远不止这些!”

“陛下!水泥红砖的出现,能奠定大明万代根基啊!”

柳安一开始以为吴淳夫能坐到工部尚书这个位置靠的是派系,没想到还真有几分眼界,有些诧异地瞥了魏忠贤一眼,魏忠贤对柳安抱以微笑,仿佛看破了柳安的想法一般。

工部尚书吴淳夫站出来认可水泥红砖的作用,朱由校也推翻了自己之前的看法,开始重视起来。

“吴爱卿所言何意,朕不明白,但既然是先生发明,定有其独到之处,吴爱卿可想好了怎么用这红砖水泥?”

“陛下,凡百姓所需,无非衣食住行四字,只要让百姓们有衣御寒、有米入腹、有屋可住、有路能行,便可解决朝廷许多困扰,自始至终,朝廷所围绕的也不过这四字而已。要稳定民心,则需要给百姓们一个安心的家,整个大明便是建立在无数个小家之上,有小家方来大家,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则大明安,若遇上旱灾、洪涝、妖风、地动等等事情,第一个受到威胁的便是百姓,现天下流民无数,除去没有食物外,便是因这些祸患引起的无家可归罢了,可现在有了这水泥红砖,朝廷就能防止许多不幸的发生啊!”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