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孙德胜赶来(2/2)


要是说一个人高风亮节就能收尽民心军心,那是虾扯蛋,说到底这也是个逐利社会,你不给人家发粮饷,人家饿着肚子给你打仗?

圣人也做不到这一点。

为什么三国时期令许多人津津乐道?是因为就算在那种群雄并起,三足鼎立的年代,魏蜀吴三国也是一致对外,在大是大非面前都能放下私怨,驱逐鞑虏,共拒蛮夷。

三国争霸近百年,无一蛮族踏入中华大地,这便是大义。

北方鞑子犯边,朝中所谓的大人们还在勾心斗角,为了私利排除异己,沉浸在天朝上国的幻想之中。

想到这里,柳安也没了跟恳伯继续唠下去的心思,完全就是一块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火堆依旧在噼啪作响,庙外下起了小雨,似乎在嘲笑世人的愚蠢。

孙德胜一路出了杭州府,他之前在军伍中便是担任了斥候一责,对于追踪和观察十分擅长,沿着恳伯几人留下的蛛丝马迹追了过来。

看到停在庙外的马车,孙德胜借着雨声悄悄的摸到了庙屋之上,掀起瓦片,看到了破庙中的情况。

时值深夜,少年奔波了一天,早就困的不行,盖着毯子睡着了,而恳伯虽没睡着,却也有一下没一下的打着瞌睡。

啪嗒!

一颗石子落到了柳安身上,柳安疑惑的抬头,看到了大殿上放露出来的脑袋,心中一喜,连连使了几个眼色。

为了防止柳安逃走,少年睡前又将柳安绑了起来,只是将手腕束缚起来,如果他有异动便能立刻引起恳伯的注意。

孙德胜向着柳安比了几个手势,柳安哪里看得懂他那玄奥的比划,摇了摇头,孙德胜不甘心的继续比划着,柳安又摇头。

孙德胜无语了,两人悉悉索索的动作让恳伯醒了过来,回头看到一直在摇头的柳安,好奇的问道:“柳先生你这是在干嘛?”

“啊?唉,呆坐了一天,舒展舒展筋骨,不然这身老骨头怕是要散架咯!”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