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十八章 莫须有(2/3)

源神秘地问道:“李大帅,可否与本王再说道说道,那新制的投石机是如何——”

“殿下!”忽而一声阴冷,生生将李景达的兴致掐断。

何人如此大胆,竟敢打断齐王的言语?

众人齐齐吃惊地寻声望去,只见冯延己不慌不忙地起身,方才入城时的满脸阴霾似乎已然挥散,此时意味深长地笑道:“殿下,请恕本监军失礼,如今有一要紧事,还需朝李大帅询问才是!”

李景达顿时扫兴不已,转过身径直斥道:“荒唐!没见本王正与李大帅说着话?到底有何要紧之事?”

早知冯延己诡谋多端,又与自己有过节,如今一听这突如其来的阴阳怪气,李源难免隐隐不安。

冯延己轻哼了一声,继续说道:“殿下,方才刘大帅提及,那李金全的首级已快马送往金陵,但叛贼李嵩为何不见踪影?此事实在蹊跷,清淮军投诚大小将领皆在,独独保信军失了踪迹?”

李源顿时心头一紧,这人还真是精明,偏偏拣着重点了......

随即压住心神,沉声回道:“冯监军,此番我军能迅速攻克寿州城,这李嵩实在是功不可没!便是他率先夺下南城门,又焚毁叛军大营!虽然从叛在先,但足以戴罪立功。只可惜当日战场太过混乱,保信军又大部在水门折损,至于李嵩是否身死,满城尽是残尸,实在难以辨认身份......”

话音未落,冯延己摇了摇头,有心无意地大声笑道:“听听,听听!”

“不说李嵩是否身死,只轮他在庐州杀害杨惟岳,而后起兵反叛,便是罪不容赦!是否戴罪立功,那是陛下说了算!朝廷说了算!你李大帅纵使立下大功,又如何能替朝廷做主?本监军见你对这李嵩如此褒扬,莫非是与此贼私下勾结,故意令其脱逃?”

这番诛心言论,令在场众人纷纷面面相觑,就连齐王李景达也不禁皱起了眉头。

其实对于那日的情形,刘仁瞻等一干将领虽然不清楚李嵩与李源在密林中具体交谈了什么,但来龙去脉众将是清楚的,是李嵩主动遣人来信,李源又是当着众将士的面与李嵩会面,对此并无任何遮掩,况且先前李源千里驰援时,首当其冲便诛杀了不少保信军,如今冯延己说李源勾结叛贼,他们是万万不信的。

又如李源所言,若无李嵩相助,只怕如今这寿州城还在李金全手里,李嵩是否能戴罪立功众将心中自知。而且过后确实在水门处发现了许多保信军的尸首,连李嵩的帅旗都遗落在血泊中,战场何等凶险,尸首大多面目全非,哪能判断其生死?

最重要的是,连日以来李源的所作所为,众将都看在眼里,敬在心里。如此忠勇立下大功,众将岂能眼睁睁看着冯延己出口污蔑?纵使他权势滔天,此时也不由得群情激奋起来。

听众将你一句我一句地替李源争辩起来,场面一时混乱,而李源只是静坐不语,冷冷地盯着默不作声的齐王李景达,以及满脸得意的冯延己。

眼看愈演愈烈,冯延己却丝毫不慌,甚至不以为然地说道:“尔等武将跟着李大帅打仗,自然为他说话,但本监军告诉你们,打仗是你们的事,法度是朝廷的事!李嵩与李金全都是头号叛贼,如今不知生死,陛下岂能安心?本监军并没有给李大帅定下罪名,只是稍显质疑,尔等如此激愤,难道是心虚?”

刘仁瞻此时已气得满脸涨红,老须晃动,径直冲到冯延己跟前,指着鼻子骂道:“娘的,你冯延己何以如此猖狂?那日情形老夫再清楚不过,岂能污蔑有功之臣?李嵩帅旗早已在水门遗落,大战激烈尸首难认,你这不是存心刁难?李大帅领着我等血战杀敌时,你在金陵干什么?......”

冯延己早年便与刘仁瞻不对付,此时见这名老将噼头盖脸地出言训斥,不禁怒从中来,正要出言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