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章 初至金陵(2/4)

倒是笑得自然,甚是亲和地低声道:“无妨,大人!小人是刘少监的人,此处并无外人,大人自己看是不打紧的。”

李源这才将信将疑地缓缓打开了这道谕旨,认真扫了几遍,除了前面叙说的关于李源说降楚王的事迹之后,便是一些溢美之词,接着便是重头戏,果真封了李源为殿直都虞候,还领了个四品宣威将军的武散官。但这个宣威将军仅仅是个杂号,只是多了些俸禄,这个他心里是清楚的。

小黄门见李源眉头渐渐舒展开,也识趣地捧了一句:“李大人真是英雄少年!小人恭贺李大人了!陛下还诏你入宫面圣呢,快快随咱入宫!莫让圣驾等急了!”

老规矩,李源自是要感谢一番。小黄门口上念叨着“啊,大人不必如此!”,接着还是不假思索地将一锭银子收入囊中。

李源谦恭地说道:“烦请带路!”

出门之前还不忘嘱咐一番:“二虎、江生,你俩便在此处等候片刻,我去去就来!”

这两兄弟已清楚如今李源当了大官,正是欢呼雀跃,罗二虎拍了拍胸膛,一手搂着同样喜上眉梢的刘江生,大声笑道:“大哥你就安心吧!俺自会照看好二哥!”

刘江生瞥了瞥这黑汉不安的大手,叹了口气,接着朝李源使了个眼神:“放心吧源哥儿,我不会让他惹事的。”

皇帝下令,诏李源于书房见驾。

“宣威将军、殿直都虞候李源见驾!”

解下佩剑,刚踏入书房,李源心里便打起了鼓。在这个家天下的古代,必须要谨慎再谨慎,毕竟天子一怒,伏尸百里。

在他的记忆里,唐元宗李璟是个令人嗟嘘的帝王,毕生想着承继父辈辉煌,复兴大唐荣光,从第一个年号“保大”便可见一斑。但终究玩不过一众权臣,更玩不过周世宗柴荣,落得个幻想破灭、国土沦丧的结局,最后郁郁而终。

李源不敢抬头直视,连忙上前走了几步,想了想又立马停下,朝着眼角余光那一抹垂地的龙袍之处,拱起手腰弯到极致,大声说道:“微臣李源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注:在这个时代,见到皇帝的大部分场合都是不必跪的,更遑论三跪九叩,皇帝心情好了有时还会赐座。简而言之,唐朝坐,宋朝站,明清跪。)

一声尚为温和的洪钟之言传来:“赐座。”

李源连忙接道:“谢陛下!”

待一名宦官指引李源落座后,他才终于得见这位帝王的真容。

此时的唐元宗李璟并不显老,只有三十五岁的年纪,一身标准的唐式明黄圆领长袍,慵懒地倚靠杭绸制成的靠垫上。乍一看身材已然发福,身高倒是与后世男子的平均水平差不了多少,五官倒是端正,只是脸色有些苍白,想必后宫征伐,这位陛下耗费了不少气力。

接着便是一套标准化的流程,宦官大声嘉奖李源的奇功,三呼万岁之后,李璟便下旨,赐李源紫袍一件,御剑一柄,黄金三百两,白银一千两。再让李源当众披上紫袍原地转一圈,以示圣宠。(注:南唐时,紫色袍服是三品以上大员服饰,但三品以下的官员皇帝如若恩宠,也可赠赐以显尊贵,史称“赐紫”)

李源拜谢之时,身前传来一道略带冷意的声音:“李虞候,陛下爱才,你年少有为,切莫气盛短视,结党徇私,当尽忠职守,以报陛下隆恩!”

寻声望去,便看见李璟身旁坐着一位身穿紫袍的中年男子,下垂的冷眼不偏不倚正盯着自己。

李源知其是话里有话,但眼下与陈觉的关系,怕是一时半会儿摆脱不了,只得暗自叫苦,便正色拱手应对道:“谢大人提点!臣得陛下厚爱,必以性命相报!”

许是对李源印象不错,李璟笑容可掬地寒暄起来:“李源,听闻你是楚州人氏。”

“回陛下,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