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一章 正奇变幻 魏延奋命(3/5)

着这一万大军与糜旸的一万大军做正面对抗。

至于两员副将分别率领着五千大军前去突破汉军的侧翼,而糜旸要想保证汉军的军阵不被突破,亦只能分兵。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种安排可以保证魏军无论在哪个方向,都可以保持着对汉军的兵力优势。

而在三面围攻之下,只要汉军有一面被突破,等待他们的就只有溃败的下场。

至于为何孙礼不多分出一部分兵,从四面八方对汉军发动攻击。

这是因为孙礼心中对糜旸的忌惮。

尽管己方有着兵力优势,但是糜旸不是寻常的将领,他所率领的汉军定然也是善战之师。

所以孙礼务必要时刻保持着己方的兵力优势,分兵两方,一方五千是目前最合适的布置。

再加上围三缺一是兵法之要,给敌人留一个缺口,亦能让他们在作战不利时萌生退意。

孙礼的做法符合一位良将的身份,他的做法亦是以往魏军面对处于劣势兵力的敌人时,所采取的通用攻击方法。

只是孙礼却忘记了,现在的糜旸不是刚穿越来时的他了。

在经历过数场大战后,糜旸的作战经验也在快速增加,更何况他还有曾经还有个好伙伴——于禁。

论对魏军作战方式的了解,于禁会比哪一位魏将低呢?

当初许都一带曹魏的野战军,可都是于禁一手操练出来的。

而把宝全压在糜旸身上的于卫将军,早就将他所知道的一切都告知了糜旸。

糜旸武力虽然不佳,但他的记忆力却极好。

所以孙礼的分兵举动,糜旸早有防备。

当孙礼的两位副将各自率领着五千魏军朝着汉军的军阵而来时,看到这一幕的糜旸,脸上并没有浮现慌乱之色。

知己知彼这四个字,早已经被他刻进骨子里。

只是虽然对孙礼分兵的举动早有预料,但是能不能成功抵挡住魏军的进攻,还得看丁奉与魏延是否给力。

毕竟魏军的兵力处于优势地位。

各自率领着五千魏军,朝着汉军侧翼而来的是魏将分别是马台与文钦。

其中马台是孙礼的同乡好友,文钦是曹操的旧部之子。

当马台与文钦分别率军朝着汉军的侧翼前来时,糜旸马上挥舞起令旗。

他令早就做好准备的魏延与丁奉,分别率领着两千大刀兵从军阵出身,前去抵挡马台与文钦的五千魏军。

与马台对阵的是丁奉,与文钦对阵的是魏延。

一直在观察着战场局势的孙礼在看到这一幕后,他眼神中对糜旸的忌惮更深。

其实当糜旸的一万大军与孙礼的两万大军相抗时,他们这处已然成为了一处单独的战场。

他们的大军亦由奇军变成正军。

而随着他分出两部魏军前去攻击糜旸大军的侧翼时,那两部五千魏军又变为了他这两万大军中的奇军。

这便是孙子兵法中所说的: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而从目前的局势看来,论对正奇之兵的变化利用,后发先至的糜旸比他更加娴熟。

怪不得卫将军会如此想杀了糜旸。

既智计百出,又通晓战场指挥的正奇之术,若不及早除去糜旸,那么大魏来日还有宁日吗?

只是虽然孙礼意识到糜旸对他的奇兵早有防范,但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