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五章 各有选择 长安震恐(2/4)

法抗拒的。

在这种诱惑下,别说让孟达深入虎穴了,就是让他改姓为“糜”,那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

而在孟达秒变“忠臣”后,糜旸便笑着让孟达先行退下前去准备去了。

但在孟达退下之后,糜旸却发现法邈与州泰,正齐齐用热切,不,是无比热烈的目光注视着他。

两人的目光似乎在说——要是能成为霸府之臣,他们也可以去扶风呀!

其中法邈的目光比州泰更热烈几分,因为扶风法氏也是当地的望族。

在读懂二位心腹的心思后,糜旸不禁笑了出来。

是呀,世人皆凡人,又岂会对功名权力不动心呢?

但糜旸并未允诺二位心腹什么,在谈了一些明日出兵的事宜后,糜旸便看着法邈与州泰脸带落寞的离去。

对于这一点,糜旸倒不是故意要吊着法邈与州泰二人的胃口。

实在是正如他所说的那般,他对于一应霸府臣僚的归属,心中暂未有一个明确的腹案。

既然未有明确的腹案,那就不能没有缘由的过早许诺。

但想来北伐之后,这件事也要被提上日程了。

而一旦糜旸的霸府正式建立,那么代表着依附于糜旸的庞大利益集团,将正式形成。

这样一来的话,在刘备去世后,大汉中除去同样拥有开府治事之权的诸葛亮外,还有何人可以制衡糜旸呢?

甚至以糜旸在大军中的威望,以糜旸的年轻,这种制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减弱最后直至消失。

到了那一日。

糜旸突然有点想诸葛亮了。

想来诸葛亮心中肯定对不能参与这次北伐,有着十足的遗憾。

他得写封信前去告知诸葛亮他的快乐。

在写完信后,糜旸命人将他手中的信,快马加鞭送去成都。

看着信使离去的背影,糜旸嘴角浮现思念的笑容。

到了那一日又如何?

以恩师为榜样就好。

顺应时势与忘恩负义,从来就是两码事。

第二日,孟达就高高兴兴得背上行囊,带着一些亲随沿近道朝着扶风进发。

由于孟达出发的时间太早,糜旸甚至是起来后才知道这件事的。

但这并不影响糜旸接下来的动作。

在褒中补齐粮草后,糜旸便在当日下达全军继续出发的命令。

就在糜旸率大军进入褒斜道后不久,魏军提前安排在褒斜道内的探子,便注意到了大批汉军出现的迹象。

而当魏军斥候见到汉军中高高飘扬的“糜”字军旗后,他立马吓得几乎要从山坡上滚下。

在好不容易稳住身形之后,魏军斥候以平生最快的速度朝着长安返回。

不过数日后,魏军斥候便日夜兼程之下,一脸沧桑地返回到长安城内。

如此快的速度,不知是魏军斥候回报心切,还是他纯粹惧怕着糜旸的到来。

魏军斥候的归来,也为偌大的长安城中带来了一场大地震。

要死呀!糜旸真的来啦!

这个消息就如一阵雷暴雨般,快速的席卷了整个长安城。

而当长安城内的一众魏将得知这个消息后,他们的嗓子眼都快跳出来了。

因为长安城内的大部分魏将,正是之前有幸从南郑城外逃回的那批人。

论当下大魏中谁对糜旸最为畏惧,除去他们之外还有第二人选吗?

那一日漫天的大水,犹如此生最难抹去的噩梦一般,时刻侵袭着他们的内心。

那一日在南郑城头上仰天大笑的年轻将领,更是犹如一位可招引天地之力的神明一般,让他们每每想起,就不自觉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