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六百四十六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4/4)

手阻止之前,就要让朝野上下遍布舆论。”

“不仅如此,大将军可用表彰建安以来大汉元勋的由头,上奏陛下在长安城内修建一座高台。

高台之上立一阁楼,专门摆放列位已逝元勋的画像,而故大将军定然是在第一位。

借助这一举措,城内会掀起一阵赞扬故大将军的言论,那时吾等再因势利导,好形成人言大势。”

“这点还不够,要我说”

在糜旸的有意误导之下,杜恕与杨嚣二人积极地就像自己要被封王一般,不断地提出建议。

听着那些绵绵不绝的建议,糜旸继续用鼓励的眼神看着杜恕与杨嚣二人。

糜旸鼓励的眼神,让杜恕与杨嚣二人心中的火烧的越来越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要是单纯让杜恕与杨嚣二人为追封关羽为王一事献策献力,他们定然是不愿意的。

这件事风险太大了。

可要是让他们将这件事联想到糜旸身上,他们及他们背后的关西世家,势必会不惜一切促成这件事。

因为就目前来说,糜旸与关西世家的利益是一致的。

良久之后,杜恕与杨嚣二人结伴走出偏房。

看着外界的阳光,杜恕与杨嚣二人脸上洋溢着怎么也掩饰不住的喜色。

互相一拜后,杜恕与杨嚣二人,就马不停蹄地朝外走去。

辉煌的未来,要靠自己争取!

杜恕与杨嚣二人离开后,偏房内只剩下糜旸一人。

糜旸知道杜恕与杨嚣想歪了,可这是人之常情。

纵使他告知二人他的真实心意,杜恕与杨嚣会相信吗?

就像许多后世人总会认为,刘备携民渡江是在将民众当做挡箭牌一般,有些事是没办法解释的。

正因为如此,当世及后世一定也会有人指责他,认为他怀有不臣之心。

可那重要吗?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汉章武五年十一月末,汉大将军糜旸上书天子请筑高台,立凌烟阁。

天子准奏。

汉章武五年十二月,凌烟阁成,故大将军关羽画像位列众多元勋第一位。

而就在当月,长安城内出现了一些很是“大逆不道”的言论。

敬请朝廷追封关羽为王!

当月一场于后来塑造大汉五大异姓王的事变,在长安城内缓缓拉开序幕。

今日一章。

昨晚白酒啤酒掺着喝,让小弟缓缓。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