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风已起 刘贾叹息(4/4)



“昔汉光武遣兵县据略阳,终以破隗嚣,先帝东置合肥,南守樊城,西固祁山,贼来必先争这三城者,地有所必争也。

纵今羽率大军攻樊城,亦不足虑。若敕诸将坚守,时日一久,贼众自退也。”

曹叡与曹操很像的一点是,他从不以名声论断一个人。

甚至他对徒有其名之辈颇为厌恶,相反对贾诩这般名声不好却智计无穷的大臣颇为喜欢。

这一点得益于曹操在世时对他的教导,亦因为他的生母甄氏的来历问题。

再加上这时甄氏还未惨死,曹叡的性情还未到达偏激的地步,所以他对贾诩的尊重是真诚的。

而贾诩在听完曹叡的回答后,他点点头随后加大难度问道:“今樊城外贼寇云集,议者多有意欲发大军而剿灭之,齐公以为如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曹叡在听完贾诩新的问题后,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就答道:

“昔武皇帝圣于用兵,察刘贼栖于山岩,视吴虏窜于江湖,皆挠而避之,不责将士之力,不争一朝之忿,诚所谓见胜而战,知难而退也。

今若大发兵马进军就樊城讨关,道既险阻,计用精兵又转运镇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贼,凡用十五六万人,必当复更有所发兴。

天下骚动,费力广大,此诚所宜深虑。

夫守战之力,力役参倍。故以上佳之计,应分命大将据诸要险,威足以震摄强寇,镇静疆埸,将士虎睡,百姓无事。

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南方二虏必自罢弊。自那时,天下何人是我大魏敌手?”

听完曹叡的这个回答后,贾诩不禁抚须微笑起来。

若将来此子继位,大魏至少还可昌盛数十年,而他贾氏一族依附在大魏的羽翼下,亦至少可繁荣数十年。

而就在贾诩对曹叡的表现十分满意的时候,突然有宦官进来对贾诩与曹叡禀报了一件事。

这件事说的便是方才有圣旨来,将武卫将军许褚急召前去宛城。

并且从这名宦官的口中,贾诩与曹叡二人得知了曹丕为何如此做的原因。

听到这个消息后,曹叡的脸上浮现羞怒与担忧之色,他立马就要起身前去阻止。

曹叡再如何聪慧,毕竟还是一位少年,性情不够沉稳。

而他急躁的举动却被贾诩所阻拦。

在听到这个消息时,贾诩不禁气的揪下了几根胡须。

他临走前千叮咛万嘱咐,为何曹丕就是不肯听他的。

但是事已至此,深知曹丕为人的贾诩知道,现在的曹丕没人劝得动的。

所以贾诩急忙拦住了曹叡,并且对他耳语道:“齐公应好好修学,不可太早插手陛下的决策。”

“齐公要将目光放在将来,这时不可触怒陛下,母以子贵!”

贾诩虽然没有把话说的很清楚,但是聪慧的曹叡明白了贾诩话语中的含义。

想到甄宓的他,当即放弃了心中想要劝阻的想法。

见成功劝阻住曹叡,贾诩最后无奈的闭上了双眼。

大魏的希望,只能放在曹叡身上了。

喜欢糜汉请大家收藏:(.sodu777.)糜汉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