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三章 云长用意 三虎同帐(3/4)

物而已。

而选择撤围樊城,六万汉军就便可收缩防线,让自己的背后交给有着制水权的友军。

关羽此举的第二层用意是,一旦他撤围樊城的消息传到曹丕的耳中,那么曹丕会以为汉军是怕了,是想逃跑了。

只要曹丕一浮现这种想法,那么他便会再次下诏催促张辽对他们发起进攻。

这样的话,就等于在无形间破解了曹丕召集各地良将的做法。

关羽围点打援的目的,只是想吃掉张辽手中的那三万魏军中军,他不是要靠手中的这六万汉军来单挑整个大魏。

就算关羽有这个能力,大汉目前也没这个国力来支撑关羽吃掉曹魏的整个野战军。

至于曹丕在听到汉军有撤退的意思后,会不会下诏张辽急速进兵,这一点是答桉是肯定的。

曹丕兴师是因为怒气,所以他是肯定受不了汉军羞辱完他,还能大摇大摆安然撤退的。

若如此的话,他这次所受的耻辱就没办法洗脱了。

而关羽的第三层用意,就是比较隐晦了。

一旦汉军撤围樊城,那就代表着樊城中的曹休自由了。

本来六万汉军的主将是张辽,可是一旦身为镇南将军兼曹氏宗亲的曹休从樊城中出来,那么那六万魏军的指挥者还会是张辽吗?

要知道曹休可不是曹泰那种废二代。

曹休虽名义上是二代,但他实际跟随曹操的时间,并没有比曹仁、曹洪等一代短上多少。

而且最重要的是,曹休身上可是有战功在身的,在曹操在世时,就对曹休很是倚重。

更何况,以曹氏宗亲统御异姓大将,乃是魏军中多年来的潜规则。

而临阵换将,可是兵家大忌。

纵使曹丕能不调换主将,曹休这个曹氏宗亲,会甘愿处在张辽这个异姓二将之下吗?

将帅不合,亦是兵家大忌。

这是关羽的阳谋,这也是关羽堂堂正正的,以退为进的用兵之道。

当然目前在大帐中能明白关羽这第三层用意的,不过寥寥数人而已。

以关羽现今的身份与威望,他所下达的命令无须过多解释,就可以让众人信服。

在下达完这个命令之后,关羽又与诸将商量了好一些事,在将全部的事都商谈完毕之后,关羽让大帐中的将领都陆续下去按命令行事。

在所有将领离去之前,关羽让马超与糜旸二人留下。

马超在听到关羽的这个命令时,并不知道关羽意欲何为。

只是关羽目前的威望、声望都在他之上,所以面对关羽的命令,马超亦只能领命行事。

在目前整个大汉的军队中,除去刘备之外,恐怕亦只有关羽指挥的动马超了。

而糜旸面对关羽的命令,当然更加不会有什么疑问了。

只是在马超与糜旸留下后,这个大帐中除去关羽之外,还有着第三者在。

那人便是张飞了.....

关羽也不管张飞留在大帐中干嘛,在诸将都走后,关羽率先起身走到马超的面前,对着马超问道:

“听说孟起此番前来,带来了三千羌氐的勇士?”

听到关羽突然问起他这事,马超心中一个咯噔。

当初下辨之战时,马超策动氐族雷定七部万余人响应刘备,牵制曹军先锋主力。

虽然后来那上万氐族勇士在大战中损失惨重,但还是有留下一部分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