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八七章 刘金友(2/4)

子挺精的。以前收破烂只是伪装,顺便收收古董,现在不收破烂了,也不差钱,说是手里有那么几根金条。每天除了喝酒,就是跟潘家园、琉璃厂晃悠,日子过的还算滋润。

而王言的日子看起来自然仍旧是那般悠闲,除了偶尔的跟韩春明等人喝酒闲聊,基本上就是安稳的上班工作。只是在某一天吃晚饭的时候,他随意的跟苏萌等人说了一嘴,工作上有些变动。苏萌等人也没有在意,就那么过去了。

但实际上,他轻飘飘说出来的工作上的变动,是一个巨变。

八五年开年,他卸任了国家计算机相关研究的所有职务,保留了院士头衔以及京大的名誉教授,副院长的虚衔自然退了下来。在平凡的一天,成立了终将不平凡的「华夏龙腾」。看这国字头的公司名头就知道,跟国家是有密切联系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国资有三成的股份。不参与具体经营、管理,但实行财务、人事监管,年底分红。

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在八四年的时候,王言拿出了大力丸,让生命科学、中西医领域的专家一起研究、使用,出了一份详尽的报告。而后这份报告,被王言给送到了上面的领导那里……

还是那句话,他现在身份高,所以直接就是走的上层路线。没有磨磨叽叽的去自己卖,而后等着来人找到自己的头上,一步到位,起步高。

具体的肯定还有很多细则,不过都是科技相关的东西,主要搞什么研究,合作单位等等。还是给了他很大的自***,基本不会干涉他的动作。

钱不钱的王言不在意,他就是再能花钱也花不了多少,南方的公司已经足够他的开支,还是奢侈的高消费那一种。

至于现在的这家公司,他只在乎能不能让他舒舒服服的搞好他的研究。现在超级起步,直接将公司的架子搭了起来,并且完备了卖大力丸的销售。这才是领导喜欢的,真的能够大把赚美刀。还是按照王言一直以来的销售策略,先在港岛卖,等到过上三五个月,有了名气,直接到欧美炒作,由此出海赚大钱。有着国家级的力量推动,很容易的事。

另外的科技公司,就没人管了,这一摊子都是王言的。开始的时候只有他在和学院时候的那个研究小组,借着提供的贷款,正在招兵买马。

其实他们还是不支持王言搞平衡三进制的,毕竟二进制发展的很好,平衡三进制投入一丁点儿资源当作另一条路研究就行,当下并不值得大规模的投入研发。但是王言牛逼啊,他自己弄出一座金山,要自己投入自己搞。能在开始的时候想到跟领导报备求合作,这已经是很有原则了。要不然那么神的药,王言自己干,等到以后他们再去摘桃子,那吃相未免就不是很好看了,所以才达成了现在的局面。

当然除了这个平衡三进制,其他的那些科研项目都是跟正在进行的研究高度重合的,像材料、航空航天等等。就不信一个计算机的研究能花多少钱,剩下的还不是要投入到其他领域,反正左手倒右手,就这么着了。

所以自从过了八五年,王言的生活更忙碌了许多。不过忙碌的也有限,就是基本不翘班了,一直都是早八晚五的工作时间。毕竟他是管理者,下边有手下的,他主要还是完善公司结构,指导研究,同时另一边再经营一下大力丸的生产,秘方当然还是掌握在他的手中。尽管他可以不必依赖强身丸,但是靠着其他产业的经营,来钱还是太慢了,能快当然是要快的,能省事儿当然不要费那个劲。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集团,虽然这会儿中关村还不是科技园,只是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但是王言还是将公司的总部定在了中观村的不远处,主要为的还是周边学校的人才,以及一些实验室都是在这边,省去时间成本。

政府给划了好大

一片地,作为集团总部的建设,这就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