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10章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40008000)(2/4)

子厂,工厂内正在全力以赴生产着数据线。

这是一家从2014年3月份投资,重新规划、设计、改造的新工厂,工厂以自有资金为主,投资总额1000万元。

公司主要投资人有三个,其中许代华以技术和市场资源、500万资金入股,占有52%的股份。

曹书旭以150万资金和管理入股,占有18%的股份。

曹书杰以350万元资金入股,占30%的股,但他是最清闲的一个,除了出钱,其他的什么事儿都不用管。

资金到账以后,主要由曹书旭留在这边,做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以及主管公司的运营发展。

此时,厂长办公室里,曹书旭看着订单,在皱眉思索工厂下一步的发展。

工厂主要以做数据线为主,因为初期资金雄厚,所购买的生产线及设备也都是比较先进的,产能在同类公司中也算比较大的。

数据线本身就是个薄利多销的产品,所以在这一块更多的考虑怎么提高性能的情况下压缩成本。

这两个要求看起来非常对立而矛盾,但实际上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去解决。

而这一块主要还是许代华之前干这一行积累下来的经验,这同样也是他以500万资金就能够拿到52%股份的主要原因。

毕竟曹书旭都是他带起来的。

曹书杰纯粹是在许代华和曹书旭二人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

许代华和曹书旭他们以前的主要客户是电子商城那些终端商,或者经销商,这样的客户节省了中间环节,他们可以直接给对方物流发货,但是量受到客户规模的制约,同样上不去。

工厂建起来以后,他们就不再满足于这种直接面向终端销售商的模式,而是考虑和手机生产企业合作,给手机生产商做定制产品。

这样的劣势很明显,价格要比给终端供货商的价格低,利润薄。

可优势同样明显,他们不用再担心量的问题,也不用担心市场变化。

只是那些大的手机厂商本身已经有自己的合作企业,他们再想做进去很难。

2014年底,亚旭电子厂车间改善完毕,所有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毕。

进入到2015年后,亚旭电子厂正式开工。

这家工厂开工后,极大缓解了他们货源紧张的问题,甚至在生产了一段时间后,许代华和曹书旭二人意识到另外一个问题。

现在的产能过于充足,他们以前的销售模式直接不适用了,必须开发和手机厂商对接。

但是想很容易,可真正去做的时候才发现这块有多难。

从2015年初开始生产到2016年,整整一年的时间,许代华和曹书旭他们想了很多办法,例如开拓更多的终端客户,找比较大的中间商,但是效果肯定不如找个大的手机厂商更直观。

但他们经过一番努力,最终还只是打开了一些小品牌的手机合作渠道。

可没能和大的手机厂商合作,他们还是心有不甘,小品牌手机的产能上限,本身也制约了他们的发展上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曹书旭都没回家过年,他一直在豫南省新郑这边待着,苦思解决办法。

可始终不得要领。

他和许代华甚至私下商量过找个中间人许以厚利,帮他们进入手机大厂。

这一天,曹书旭还在琢磨着,实在不行先找几个省级代理商,多分销货。

无论如何也要先把量做上去,把他们的品牌做出来。

但是还没等他行动,就接到了许代华的电话。

“老曹,我问你一件事。”许代华的情绪有些激动,这让曹书旭很疑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