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张嘴,哭的梨花带雨就是铁证(2/6)

在地上,大声的说道:“陛下,彼时徐有贞、杨善之流,勾结武将,石亨粗鄙,性情暴戾冲动,景泰帝对石亨恩赏不断,若非徐有贞、杨善之流蛊惑,石亨安能心生反意?”

“正统十四年,石亨为大同总兵,因阳和门兵败,被押入天牢,徐行提问,国初,兵败者斩,石亨论罪当诛,土木天变后,于谦将其从天牢提举,戴罪立功,而后石亨率军阻击也先,清风店伏击,致使也先大败狼狈逃窜,得封武清侯。”

“景泰八年正月,石亨仍提举宫禁,就是皇宫戍卫由石亨总领,这自古宫禁,莫不是皇帝心腹肱骨才能担任。”

“景泰皇帝未曾薄待石亨,石亨为何要参与夺门之变?定然是有人贪天之功,摇唇鼓舌,鼓噪生事所致。”

在这一长串夺门之变的‘功勋’名单上,唯独石亨没有反的理由,因为景泰帝对他不薄,即便景泰帝在失去皇位的前一天,还把提举宫禁,宫城的戍卫工作,交给了石亨去打理。

景泰帝这是把性命交给了石亨,但是石亨选择要了景泰帝的命。

石亨是个武夫粗人,他为何要反?

即便是堡宗朱祁镇真的复辟了,手握二十万京营的石亨,朱祁镇无论如何处置,都是投鼠忌器,石亨才是朝中最不应该惊慌的那一个,但是石亨还是参与到了夺门之变中,最后的下场,是被朱祁镇清算族诛。

而王锡爵认为是有人摇唇鼓舌,糊弄了石亨。

即便是在明朝,对石亨、徐有贞等一众的评价,也都是逆臣贼子。

“陛下,张先生已经位极人臣,臣请陛下收回成命,将潞王留在宫中。”王锡爵见陛下不搭话,选择了直接陈述自己的请求,逼迫皇帝做出表态!

皇帝你可以无限信任张居正,因为张居正是皇帝的老师,但是朝臣们不能无限信任张居正,有些事,要防止其发生的可能,而不是亡羊补牢。

潞王送到宜城伯府,那么张居正就掌控了发动宫变的所有条件。

顺位继承第一人的潞王,而且这个潞王现在表现出来的品行,是个平庸之辈,平庸代表着好掌控,代表着张居正让潞王往东,潞王绝对不敢看向西边。

掌控了十二万人的京营总兵、迁安伯戚继光,戚继光和张居正之间的友谊之牢固,绝对不是一块全楚会馆的腰牌就可以归纳总结的,也不是一块全楚会馆的腰牌可以断绝的,虽然戚继光一再避嫌,甚至在过年的时候,都不去全楚会馆拜年。

但是在关键时刻,戚继光会如何选择?

而张居正本身就是文官、楚党的党魁、门下众多,甚至各地巡抚、左右布政都是张党中人,即便是不算殷正茂,两广总督凌云翼、江西巡抚潘季驯、浙江巡抚谢鹏举、松江巡抚汪道昆、南衙巡抚宋阳山等等,至于朝中,更是张党的一言堂。

“王锡爵,你少血口喷人!”冯保大怒,指着王锡爵,手都在抖,一方面是气的,另一方面则是吓的。

朱祁镇能够复辟成功,是文武勋宦完全勾结在了一起,再补上他冯保这最后一块短板,张居正要篡位这种事,越看越成熟。

而现在,皇帝还把一张最好的牌送到了张居正的手里,潞王朱翊镠,一个平庸的继承人。

“臣曾听闻,楚党门下高启愚曾经在应天主持乡试,出了一道《舜亦以命禹》!臣不曾猜度张先生忠贞,但是有些事,又不是张先生能够自己决断,宋太祖赵匡胤,到底是他自己弄的黄袍,还是被人给他批的黄袍?”

“恳请陛下明鉴。”王锡爵没有理会冯保的骂人,而是直奔朱翊钧这个事主,跟冯保吵赢了吵输了,都是王锡爵输了。

皇帝微眯着眼看着王锡爵,这厮这话句句说自己没有离间皇帝和先生的关系,但是句句都在离间。

朱翊钧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