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百五十章:秩序(1/4)

在三日的准备后,于禁带着全军的骑军五千,并后续营军万人,终于向西出发了。

他要沿着董家军撤退的方向一路追击过去,任务还是颇为艰巨的。

但这也是立功劳的机会,所以于禁将他和杨茂军中的兵马都汇总了一番,然后亲自挑选了出征人选。

其中第一个肯定是赵云的控鹤军啦。

不仅是因为控鹤军本身就相当精锐,能打,更重要的就是赵云什么人?漏了任何人都不能漏了赵云呀。

他于禁是第一讲政治,讲态度的。

除了赵云之外,于禁还带了吕氏兄弟,是的,他带了吕氏兄弟,却没有带潘璋。

不是因为潘璋得罪过于禁,而是于禁自己不知道从哪里听过什么小道消息,说王上对于潘璋是有不满的,认为他居高自傲。

也不论这是谁传出来的,他于禁也不想去求证,反正那么多军将在呢,不差他潘璋。

而且潘璋本身就能打,由他配合杨茂坐镇后方,他于禁在西面也放心。

确定好出征序列后,于禁和杨茂私下里坦诚的聊了一下,对后面两人的工作分工和功劳分配上达成了共识。

实际上杨茂没什么不满的,说到底还是他自己拉了,带着大军却被一群弥勒道徒给牵绊了。

而且人家于禁做的事情是相当尊重他这个老前辈啊,不论功劳还是犒赏都有他们临汾大营的一份。

那还有什么不配合的呢?

他杨茂从来就是,你尊重我,我就尊重人,和和气气,共同进步。

最后,于禁心满意足,带着一万四千锐士、精骑沿着渭水道,旌旗猎猎,直击西土。

昔冠军侯扬名西州,我于禁也要耀武凉州,建不世之功。

……

随着一万四千多泰山军撤出长安后,长安城空了不少,但城内的秩序却还是非常稳定的。

对于这一点,新接手长安治安的杨茂做了很大的作用。

在从于禁接手过第一棒后,杨茂第一时间就穿上了枢密的正式衣冠,紫袍青绶,骑高头大马,在一众扈骑的簇拥下,巡视长安内外街道。

可以说,这是长安百姓第一次见泰山军的公卿级别的重臣,尤其是那特殊的紫袍,更是有一种华丽壮丽感。

在巡视中,杨茂亲自在各大道要冲张贴安民告示,示各民安宅,有胆劫掠,格杀勿论。

在高调亮相之后,杨茂就开始在长安内外实行了大太的基层里社制。在内城设坊长,在外城设里社长,实行连带责任。

而杨茂则从军中专门抽调精锐骨干,于各坊市、里社设立兵站,一旦遇到劫掠事,即刻出动镇杀。

除了硬手段外,杨茂还恢复了之前实行的济粮策略,无论是城内、城外皆一视同仁。

而除了这些比较传统的威慑怀柔方法,杨茂搞的最突出的办法就是禁止长安城内在街道随意出大小恭,违者重办。

说来有个上不台面的事,但却又是恶痼的,那就是古代城市真的是很脏很脏。

现代城市干净是因为有着发达的地下官道、大规模的城市维持资金和专业人员,这些一起维护,才有了现代城市的样貌。

而在古代哪有这些?就是有这个意识,也没这么多资金来维护,以至于一个城市生活了一段时间,就必须迁移到另外一个别都。

而长安城同样是如此,作为天下第二的大都邑,它有常住人口十万多人,这些人的吃喝拉撒都在城里解决。

在以前,长安的粪便都是由外城的农户清晨时入城来收的,各公卿家都是统一时间泼倒在净桶里。

但这只是公卿之家,城里的依托于公卿们生活的徒隶们是绝没有这个条件的。往往都是半夜跑到哪个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