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再补一块短板(3/5)
”
“用景恪的话说就是飘了,飘的忘乎所以,这种人就该杀。”
陈景恪正想发表看法,却见朱雄英摇摇头,先一步说道:
“不对,不对……景恪说过,一次两次是偶然,三番五次就是必然。”
“这么多勋贵出现相同的问题,必然有其内在联系。”
“如果我们能找到其中缘由,或许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朱标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不知道在想什么。
老朱却饶有兴趣的道:“那你想到什么内在联系了吗?”
朱雄英点点头,又摇摇头,说道:
“只能想到一点,不知道对不对。”
老朱高兴的道:“来,给皇爷爷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朱标和陈景恪也好奇的看了过来。
朱雄英表情认真的道:“教养,这些人都缺少教养。”
接着他解释道:“大明的勋贵,十有八九都是底层百姓出身。”
“他们祖祖辈辈都是穷苦人家,没读过书不懂什么大道理。”
“靠着在战场上搏命,完成了身份的跃迁。”
“虽然身份变了,但他们的思想见识并未有什么改变。”
“他们不知道如何当勋贵,要么模仿地方士绅宗族的行为方式,要么就由着性子来。”
“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出现相同的问题。”
朱元璋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一拍手大笑道:
“妙啊,这不就是和穷人骤富一个道理吗。”
“好好好,乖孙你真是太聪明了,还真让你给找到根子在哪了。”
朱标也不禁点头,似乎是这个道理啊。
没人教,不知道怎么当勋贵,可不就是会由着性子来吗。
有些人在军营里受过一定的熏陶,自己倒是没出问题。
可他们的家人没有啊,受了几辈子苦,可不得好好享受一下。
朱雄英却没有特别高兴,而是问陈景恪道:
“景恪,你觉得我的分析有没有道理?”
陈景恪竖起大拇指,说道:“太有道理了,我都没想到这一点……”
朱雄英翻了个白眼,说道:“打住,别说你没想到。”
“我之所以想到这一点,还是受到你提议开办的那个勋贵书院启发。”
很多勋贵并不懂的如何当诸侯王,让他们去封国很可能会祸国殃民。
所以陈景恪提议,朝廷开办一所勋贵书院,专门教他们如何当国主。
“我就想,诸侯王不懂的如何当君主,需要朝廷来教。”
“那勋贵们集体犯同样的错误,是不是也是因为不懂得如何当勋贵?”
“这个道理我能想到,就不信你想不到。”
陈景恪还能说啥,只能‘嘿嘿’傻笑。
老朱和朱标也莞尔不已,这俩人是真的互相了解啊。
当然,更让他们高兴的是,朱雄英能跟得上陈景恪的思维了。
这不正是他们把陈景恪留在宫里,最大的目的吗。
或者说,最初他们就是希望朱雄英能跟着学一些本领,并没有指望能学的特别精深。
毕竟陈景恪掌握的东西,只能用神鬼莫测来形容。
他们虽然对朱雄英有很高的期望,却也不敢奢望他能聪明到那个程度。
现在,朱雄英一次又一次刷新了他们的认知。
这孙子,是不亚于陈景恪的大才啊——嗯,比陈景恪差那么一丢丢,但已经是世间少有了。
大明未来可期。
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他们高兴的事情吗。
朱雄英不知道自家两位老爷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