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93章 造船厂(2/4)

均在一百多米。

岛上河流众多,主要河流有十六条,大都发源于中部山区,流域短且流势湍急,水流量很丰富。

最长的河流是马哈韦利河,全长三百多公里,在亭可马里港附近流入印度洋。

东部较低平原地区,有着星罗棋布的湖泊,其中以巴提卡洛湖最大,面积为一百二十多平方公里

锡兰是尼德兰人的矿产主要来源地之一,这里有丰富的矿产。

主要矿藏有石墨、宝石、钛铁、锆石、云母等,渔业和林业丰富。

看完拿下马六甲和锡兰的战报后,朱慈烺准备动身前往马六甲。

临行之前,锦衣卫禀告,明军在岛上发现尼德兰人的大型造船厂。

尼德兰在亚洲以及非洲海上活动的战舰和商船,几乎都在这里建造。

这个发现让朱慈烺喜出望外,对庞大的南海省来说,大型船舰肯定多多益善。

朱慈烺立即赶往造船厂,发现造船工匠基本都在,他们并未离开船厂。

询问之后,朱慈烺顿时喜出望外。

尼德兰人建造的盖伦船,虽然不能和大明蒸汽战舰相比,但在这个时期,还是非常不错的。

尼德兰与其他殖民国家不同,他们大肆对外拓展殖民地,又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船队,

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海上航行的大部分船队都是尼德兰的,因此才号称海上马车夫……

欧洲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巨大,并且由于普遍富裕,支付能力很强。

尼德兰人发现,从事欧洲国家间的海上贸易,和他们直接进行殖民地掠夺获利差不多。

由此,荷兰的国家重心完全转向海洋,不但从事海上运输,几乎垄断整个海洋事业链,从造船到航运,荷兰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完整的体系。

虽然只是一个面积仅4万多平方公里的小国,却能在世界海洋上拥有一个时代,在大陆国家眼里,看似有些不可思议。

可对海洋国家来说,却再正常不过了。

其实对荷兰来说,他们其实除海洋之外,真的别无选择。

荷兰自然资源贫乏,据说无法养活八分之一的居民。

但在联省共和国成立后,荷兰由于拥有鹿特丹,这个最繁盛的港口,而成为欧洲最大的贸易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时,荷兰的造船业位居欧洲第一,仅在首都阿姆斯特丹就有上百家造船厂。

荷兰的造船技术在当时,也是世界最先进的。

由于可以进行规模生产,欧洲许多国家放弃自行建造船只,而改由向荷兰订购。

与此同时,荷兰还大规模从事海上运输,由于它庞大的造船业和精明的商业头脑。

到17世纪上半叶,荷兰已经拥有大型商船一万多艘,荷兰人垄断了欧洲与世界各地的贸易。

挪威的木材、丹麦的鱼类、波兰的粮食、俄国的毛皮、东南亚的香料、印度的棉纺织品、中国的丝绸和瓷器等等,大都由荷兰商船转运。

当时的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乃是欧洲贸易中心。

在鹿特丹港内,经常云集两千多艘到港和即将离港的船只,他们来的时候满载而归,离开的时船体沉重。

作为尼德兰海外贸易的重要枢纽和海外总部,巴达维亚当然有大型的造船厂。

远离本土万里之遥,尼德兰东印度公司,承担亚洲非洲造船和维修任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