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2章 竖子,休得胡言!(2/3)

时,批准凉州扩兵至八万,朝堂拨给的军费依然是凉州最重要的一笔。

有了这笔钱,董卓才能镇住凉州大大小小的马贼。

李儒进一步认为,凉州山头太多,不利于调度统筹,提出“礼强吞弱”之策。

除了实力较强的韩遂、胡轸、李榷、郭汜、张济五股势力,对剩下较小的势力或收买或兼并,使得董卓拥有绝对碾压的态势,成为凉州王。

董卓毕竟是带头大哥,冒然收拾小鱼小虾会引起内部分裂,总得有个名目吧?

李儒淡淡一笑,说道:“执金吾收复羌胡而功成名就,传闻近期将北击鲜卑,必无暇南顾。泰山何不效法班定远,趁机复立西域长史府,重光大汉军威!”

董卓哈哈大笑,拉着李儒赞道:“文优大才,吾之子房也!”

凉州北东南三面都被卡死,只能向西拓展。

东汉末年,内乱频频,楼兰城的西域长史府早就名存实亡,董卓此时西进楼兰,名正言顺。

大军出征,点兵点将,沿途还能没个差错?

董卓坚信,至少有一百种方法,可以拿捏那些不听话的小鱼小虾。

于是,凉州州牧府,一面派李儒前往洛阳提交计划并索要钱粮军备,一面传令各部准备打仗。

凉州军事计划报到太尉府,马日磾没道理阻拦,于是直接在朝议上提出,供何太后以及百官评估。

大儒卢植本能地反感兴兵征伐,便率先开口:“此事耗费巨大,待国库充盈再议不迟。”

考量到董卓的真正用意,袁基必须明确支持。

“事涉大汉国威军威,太师之言,臣不敢苟同。凉州牧所需钱粮诚然稍多,可逐步拨付。太后,陛下,不可厚此薄彼,寒了忠勇将士之心呐!”

袁基的话大家都懂,幽州雍州联手北击鲜卑能通过,复立西域长史府怎么就不行?

两位大佬顶牛,何太后也不敢轻易表态,于是把自己便宜老哥推了出来。

“大将军以为如何?”

尽管大将军的地位高于太尉府,但何进最近很低调,上朝就当小透明,朝九晚五摸鱼混日子。

被妹妹点名,只能打太极再拉人下水:“太师老成谋国,太傅亦言之有理,吾以为兼听则明嘛,执金吾以为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备在庐江允文允武,完美完成了赈灾平乱的任务,在太后与百官的心目中,收获了不少好感。

他上前一步,说道:“臣以为复立西域长史府,宜早不宜迟,董州牧所需钱粮军资,应尽力保障。”

卢植疑惑地看了孽徒一眼,难得地直接反驳道:“朝廷没钱没粮,如何保障?”

眼下青黄不接,卢植反对是巧媳妇难为无米炊,袁基也是知道家底的,所以才提出分批拨付。

刘备微微一笑,冲恩师拱手道:“太师所虑甚是,不过,吾以为,钱粮反倒无关紧要。”

袁基疑惑道:“执金吾以为,何为紧要?”

刘备却转身看向下方的李儒,招手示意:“李从事,且上来。”

凉州从事李儒莫名其妙,但众目睽睽,只能来到大殿中央。

刘备当头喝问道:“若朝廷拨付钱粮军资,董州牧能否复立西域长史府,控制西域全疆?”

李儒反应贼快,这时候,万万不能怂!

“若朝廷如数拨付钱粮军资,董州牧与凉州将士必能光复西域,扬我皇汉天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