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七章 陷落的慈母(2/3)

言,表情显得有些尴尬。

孔融近年来虽然也曾整军布武,但由于缺少将才,没有一套清晰的规划,这些年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招的兵多但训练不够,屯的粮多但军械不足,里外里算下来,连一大套完整的攻城军械都没凑的上数。

听了孔融的状况,刘备顿时就懵了。

攻城军械不足,那还打个屁啊!

就算是寿光县的城池不高,但管亥麾下的黄巾兵人数却不少,能上阵者尽有五六千众,这些兵马若是全部用来加强城防,那寿光县就绝非是普通军队随意能够打下县城。

沉吟了良久之后,刘备方才对孔融道:“事到如今,唯有令工匠加紧制造攻城军械,待兵械完备之后,方可攻打城池。”

眼下这是唯一的可行途径,众人对此都表示十分的赞同。

孔融看了看刘备身上的伤,暗道就算是军械齐备,以刘备眼下的伤情,一时间也是难以出征管亥,也唯有待其伤病完全好了之后,才有可能夺回寿光县。

就在众人商讨之间,忽见城内一骑飞驰而出,直奔着孔融这个方向而来。

少时,那人来到近前,马上之人翻身而下,“噗通”一声对着孔融直接跪倒,热泪盈眶的道:“孔北海,还请作速发兵寿光县!救我老母一救!”

说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太史慈。

孔融一看太史慈如此,急忙上前扶起他,奇怪道:“子义,快快起来,有话好说……你这是为何?”

太史慈擦了擦眼泪,在孔融的搀扶下站起身来,道:“听闻黄巾军的管亥率群贼进攻寿光县!家母上月往寿光省亲,暂居于寿光县内,着实不想会碰到这般变故!如今那城池为贼寇所夺,老母陷入城中,生死不知,慈恳请孔北海作速出兵,慈愿为马前卒,替孔北海平定寿光县的黄巾匪患!”

听了太史慈的话,孔融的面上露出了为难之色,随即将目下城中缺少攻城军械和刘备受伤的事情跟他说了一遍。

太史慈听完之后,顿时呆若木鸡,矗立当场。

刘备当初曾是被太史慈请到北海郡的,与他也算认识,此刻亦是劝解道:“子义,备观你也是知兵之人,需知十则围之,五则攻之,眼下管亥占据寿光县,麾下兵力不少,若无攻坚利器,断断没有破城之理,况且备一时疏忽,中了管亥一箭,一时间也是不能出征,孔北海适才与备商议,已经是准备大造军械……待兵械集全之后,备伤痊愈,我自当亲自领兵攻破寿光县,解救子义老母之危,如何?”

太史慈神情呆滞,喃喃道:“军械大成,需得几日?”

刘备估算了一下时间,道:“若是倾尽全力,十五日内,定有所成!”

“十五日?”太史慈苦涩一笑。

十五日的变数实在太多,若是这期间黄巾军一时兴起,因为缺少了军粮,驱兵屠城,老母的安危又该如何?

但太史慈也是自幼熟读兵法之人,自然知道刘备所言非虚,并不是推脱之词。

军械不足,驱兵强攻五六千人守护的县城,无疑是自取败绩而已。

更何况刘备还受了重伤。

如此一来,太史慈便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孔融等人安慰了太史慈一番,便急忙进城,商讨打造工程军械的事宜了。

而刘备亦是被抬进城池养伤。

而陶商却没有着急,他安静的站在原地,观察着一脸悲怆,左右为难几近绝望的太史慈。

郭嘉似是看出了陶商又想跟太史慈说话,不由的憋住笑道:“还没挨够白眼么?”

陶商嘿然一笑,道:“锲而不舍,坚韧不拔,滴水穿石,持之以恒,乃陶某生平之座右铭也。”

说罢,迈步向太史慈走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