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作者的话 第五十七~六十三章回顾(2/6)

达,看似突如其来,其实早有预兆”,这两句话对应的是“他‘动心’的那一刻,结果自然成立,自动发出”“清除‘胜利’是个抽象且模糊的说法,但‘存在清除’的指令一旦发出,现象形成,事实改变,如他所想,愿望达成”。

“有形的器官能感觉到光、痛、饿、冷……无形的器官能感受到情、爱、欲、苦……这两类器官的功能都被压制。”两类器官的作用也挺重要,这是旁白、是设定。

“秋山赋使用与‘回忆’有关的焦虑之力也不像以往那样高效、熟练了,并且,她能调动的风元素永久减少了一部分。”这是运行清除的结果,由此可见秋山赋受的伤很重,徐萦则确实做到了“狠狠抨击这次的对手”。

在本章里徐萦则说她受的是轻伤,这话是真的。到第六十一章,徐萦则说她受伤很重,这话也是真的。

————————————

第五十八章《我心匪石不可转》

本章节的标题在此不做解释,从标题中能看出这一章是两位主角的主场。这一章的字数超过了三千字,内容还是比较充实的。

本书不是恋爱文,两位主角的关系到目前为止不能称之为恋爱关系,但是剧情发展到这里,写到两位主角之间的关系,那作者就要尽心、尽力了。

两人之间的爱慕贯穿全文,作者写了那么多“理论”,若是在写实践的时候却没能写出那种美好、独特的关系,那不就成笑话了吗?

在书写这些内容的时候,作者起到的作用是构建环境,以及旁观和记录。

主角在特定的环境、事件、时间、地点里自由思考、做出选择,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第四十九章的总结里写到“两位主角的相聚偶然性很大”,在本章的总结里,还可以加上另一点,两位主角的能力也极具偶然性。注意,这里的“偶然性”是没有引号的。

如果是由慕正光来说这些话,有引号,由作者来说,可以没有引号。慕正光是亲身经历者,这些事对他来说是必然。但作者是旁观者,许许多多人都是旁观者,旁观者和亲身经历者的看法,不一定相同。

无论是卢浩还是商禹,都不具有主角那种远超常人的战力,也不具有主角那种精彩绝伦的思维。

卢浩和商禹会在恋爱之路上遇到许许多多挑战,而且每一个挑战都有可能把人打趴下,但慕正光和徐萦则不会,他们有强大的心和力,一般的风险在他们面前根本不算什么。

在本章里出现了对徐萦则的更详细的外貌描写,“她一尘不染,穿着白色睡衣……下方是短裤,离膝盖还差两三厘米”“圆领稍低,露出锁骨。长发飘飘,稍微有点湿。清澈双瞳,近在咫尺。体态匀称,活力四射。肤色白净,笑颜安稳”。

作者很少写外貌,不是因为不会写,而是因为很多时候不必写,所以没写。

这两段外貌描写是站在慕正光的视角上写的,和旁白的写法有明显区别。这些描写最后落到一点上,“我好像明白了,为什么童颜永驻对你有益无害”。对这句话就不用再做具体解析了,想必大家都能猜到其中的内涵之意。

徐萦则的心思细腻、复杂,相比之下,慕正光的心意显得有些呆板。这样的呆板在前文中早已通过许多个细节表现出来了,在大规模混乱的事情上、在童颜永驻的事情上、在封印主线的事情上,等等等等,这些事都是徐萦则先想到的。

在本章节里,徐萦则也想到了很多事,她用她的方式把她的想法告诉慕正光。这场对话达到的效果是倒数第二段里写到的“两人的世界观……有了更多的重叠和融合”。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你和我达成的是共享渐近主线的约定,而不是共享人生主线的约定”。

“共享人生主线”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