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浓墨重彩的一笔(1/3)
“四人会议决定了军队的命运,时任三省巡阅使的韩枫深刻认识到,如果不厘清涉军各种权力的归属,那么这支队伍就称不上是先进的、为龙国崛起而服务的。韩枫的谈话,石破天惊的将传统意义上的私兵,改为一支为铸就龙国辉煌而不懈奋斗的铁军,这是龙国军事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后来的历史书上做了如上记载。
不管是不是对韩枫的吹捧,但有一句话是没错的,那就是现代化军队一定不可能是传统意义上的私兵,什么叫传统意义上的私兵,可以说,从上古到螨清,军队性质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称为私兵,他们或是为了皇权服务,或是为了实权将领服务,到了后来,家丁兵的出现继续强化了这一属性。
直到韩枫所属的这一时期,各地军阀部队的实质,不还是私兵吗?
哪怕是后来的光头的队伍,代表的也是江南大地主大资本家的利益,尽管个人性质被淡化了,但仍然不能被认为是“为公”,其内部各种势力仍然是谁钱多、谁枪多,谁就说了算。
直至那个男人的出现,一次改编、一次会议,彻底奠定了第一强军的基因。
我们因何无所畏惧,因为我们除了保卫伟大祖国,别无所求。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可以悍不畏死,为什么可以在冰天雪地中战斗到底,为什么可以毫无畏惧面对滚滚洪流,为什么可以在没有地标的情况下惊天一跃......
当然,韩枫的举措也有现实意义,签到出来的五万人马只能当作基本盘,在眼看要进军全国的情况下,部队规模不断扩大是个无法避免的问题,怎样保证其不变质,韩枫想不到别的更好办法。
.......
王宁是一名新兵。
准确的说,他是一名知识分子新兵。
几个月前,来自帝京一所大学的他,慕名来到三省,受到西伯利亚战事的影响,整个三省弥漫着一股狂热的气氛,受此影响,王宁头脑一热,报名参军。
本来,对于他这样宝贵的大学生,招兵办的人是能阻拦就阻拦,能不让去就不让去,毕竟他们还有大用,是不可或缺的高水平人才。
但好巧不巧,那天有三省日报的记者到招兵处采访,一听有个帝京来的年轻人来报名参军,还是个大学生,记者当时就激动了。
大新闻啊大新闻!
像这种导向正确、积极向上,不贪图享乐一心保家卫国的年轻人,太适合做一个新闻的主人公了。
记者同志当时就做了专访,招兵办的人也没话说了,这下生米煮成了熟饭,不干也得干了。
王宁就这样顺利成为一名新兵,他被戴上大红花,送到新兵连。
很快,连长就发现这小子就是个弱鸡,能在这年头上大学的,不用说,基本上都是有点家底的,王宁打小就没干过活儿,艰苦的训练根本扛不住,不仅训练扛不住,还跟战友们合不来,说话文绉绉让人听不懂。
新兵下连,刚好赶上到西伯利亚轮训。
那时候战事还没完全结束,巡阅使下令,对于一些小股敌人,可以不急于剿灭,而是可以用来练兵。
就算后勤再好,打仗也是一件艰苦的事情,王宁实在受不了这种生活,心里默默打起了退堂鼓。
团宣教委员一直非常关注这个大学生兵,这可是全团最高学历的兵哩!
“王宁!王宁!”
临时工事里,传令兵高喊着他的名字。
王宁搓了搓手,“到!”
“马上到团部去!”
“是!”
王宁心里窃喜,总算不用待在潮湿阴冷的战壕里了。
到了团部,团宣教委员亲自给他倒了一杯热茶,“王宁,在前线还习惯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