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 川藏决战(5)一堵墙(2/3)

最年轻的那位身材高大强壮,叫靳统武,是鹰扬营的指挥使,管着以弓箭手、刀盾兵为主的三千步军。

而龙骧营则是由张可望亲自统领的,内中有一千骑兵,两千精锐步军,所谓精锐步军,说的是这两千人是张献忠苦心孤诣打造的以火枪、火炮为主的步军,配以少量遮护的长枪兵,

三千龙骧营、两千虎威营、三千豹韬营、三千鹰扬营,一共一万一千人,可谓是大西军最精锐的人马,号称宿卫四营。

而张可望亲领龙骧营的一千骑兵也是大西军唯一有着重甲的骑兵,平时很少出动,连张献忠带兵南下攻打叙州也只带了张伟征的三千蒙古骑兵,并没有将龙骧营带上。

见到这几人来了,张可望也没废话,直接将灌县的事情说了,他们一听便各有神色。

若是朱化龙来了,就算他打破了茶马驿关城,成都这里派出一个宿卫营加上猛将冯双礼自己就能将他们阻挡在灌县以西,朱化龙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攻打成都。

“斧头的人说江南、江北都来了敌人,人数都在两三千左右,都是步军,不过茶马驿方向敌情不明,大夏贼突然来到这里,不用说肯定不会只有这点人马,看他们在灌县附近的动静,应该是为了抢夺渡口,为后续大军到来争取时间,你等如何看?”

斧头,冯双礼的小名。

其实张可望心中早有定计,不过这一次是他第一次在张献忠不在的时候掌管大局,自然要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当然了,他其实想听的是皇城都指挥使窦名望的意见,其他人听不听都无所谓,平日里他们对自己惟命是从。

“大都督”

果然,张可望此话一出,剩下几人都没有出声,最后还是窦名望开口说话了。

“既然灌县敌情不明,干脆不搭理彼等,让他们来到成都,大夏贼野战厉害,又有火器之利,出去迎战只会上了彼等的当,此时正值初夏,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彼等就算想要四处劫掠也抢不了多少粮食”

(趣÷阁者按:大西军拿下成都附近后,为了牢牢控制周围的驻军,让周围各州县将粮食按照驻军数目留下存粮后,剩下的全部拉到成都大仓,战时再从成都调粮,而到了六月份,农户家里也没有多少粮食)

“彼等既然能从汶川过来,不用说朱化龙那厮肯定投降了,汶川、茂州贫瘠,也没多少粮食,彼等还要穿越茫茫大山,也肯定不会出动太多人马,这点人马若是在野外,我军自然不敢说轻易获胜,不过若是攻城,我等最少能坚守一个月,那时,大王、定北王都回来了,呵呵”

张可望点点头,认为他说的有道理,瀚海军既然突然来到灌县,不是从大草原过来的,便是穿越大山的,无论从哪里,沿途既缺少补给,道路也是崎岖艰险,加之路途遥远,人数肯定不多,不过也不会太少,按照大西军的情报,他们最少也有两个军团。

这样的话,坐等他们来攻城,以成都城池的高大坚固,就算有火炮也不能骤然攻下,那时,北面的张文秀、南面的义父、张能奇、东面的张定国大军咸至,大夏贼再是厉害,也只有区区两三个军团关,加之粮草缺乏,只有败走一途。

不过自己刚刚掌管成都的大权,就坐视敌人在四周逍遥,大西国上下会如何看待自己?何况,就算四周的兵马得知了这里的消息,南面的好说,他们肯定会回军,不过北面的张文秀、东面的张定国都有大敌在侧,岂能轻动?

想到这里,不禁有些踌躇。

见张可望没有说话,其他人不敢随意出声,于是几人都沉默起来,此时正值午后,铅云低垂,天气烦闷,加之那一股似乎挥之不去的湿气,让他们这些北方人很是难受,加之窗外树上夏蝉鸣叫个不停,以及这突如其来的大敌瀚海军,无不加剧了众人的烦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