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三章 实验室中的可怜人(2/3)

裁。”

“经过调查,骗子逃到了附近的城市继续行骗。张毅在夜店找到了骗子,本想让他还钱,并受到法律制裁。谁知道骗子很嚣张,因为前女友给骗子的钱得时候既没有欠条,又没有被人看到,根本没有任何证据,骗子有恃无恐,对张毅说了很多不堪入目的话,对前女友万般侮辱,更对其不断挑衅。张毅忍无可忍之下动手打了骗子,骗子是夜店老板女人的弟弟,夜店老板的手下见骗子挨打,纷纷涌上去帮忙,使用棍棒、酒瓶和砍刀等武器,和骗子同桌喝酒的几名男子也上去参战。张毅最开始还克制,可对方人越打越多,武器也逐渐升级,甚至出现了自制的

猎枪。张毅被枪打中后失去理智,和他们在混战中杀死了七个人,重伤二十六,其中残疾十九人。被杀死的人当中有两名是和骗子同桌的人,他们不是黑社会,而是喜欢猎艳,和骗子讨哄女人绝招的花花公子,因为两人的父母在当地颇有势力,案子死亡人数太多,残疾人数更多,是大案要案,军队那边也保不住他。虽然最后军方震怒,夜店老板、骗子、包括那两人的父母都被挖出之前做过的坏事,进了监狱,受到了报应。可张毅的死刑还是无法挽回。”

廖飞感觉有些悲伤,张毅明显是参加过战斗的军人,不管其执行过什么任务,肯定是见过血,杀过人,经历过枪战的。可能张毅有战争创伤后遗症,也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主要有三种症状。第一个是再体验:即个体会产生闯入性的创伤情境再现,而且再现的内容非常清晰、具体。尤其,生活中与创伤可能产生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可能引起个体对创伤情境的再体验。并且这种体验会给个体带来极大的痛苦,并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产生一些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的共病,如焦虑、恐惧、自责、失望、抱怨等。第二个是回避反应:出于对再体验的痛苦,个体会主动回避一些可能引发创伤体验的事、物。而且这种回避反应可能无意识化,即表现为“遗忘”。这种回避反应一方面对个体是一种保护机制;但另一方面它会延缓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复原。第三个是

高警觉:就是对许多小的细节事件都引起比较强烈的反应。

张毅明显就是第三个高警觉的反应,其实从张毅的反应来看,他的战争创伤后遗症并不严重,在打斗的初期,他还能够明显克制住自己,只有在后期对方动了枪,他就瞬间被拉入到之前战斗的场景,将这些人当成了恐怖分子或是真正生死搏杀的敌人,下手才毫无顾忌,越发狠辣。

不管怎么说,这种战争后遗症都不能做为免除罪责的因素,尤其还是杀了这么多人。可能军方这么震怒,也是因为后悔他们没有在战斗后对士兵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吧!

廖飞看着眼神虽然还坚毅,但是却对生命毫无留念的张毅,有些激动地道:“就是因为他杀了这么多人,你们才用他做试验?他是名军人,为了国家抛洒热血的军人,就算他杀了人,我也不认为他应该在这张实验台上,他应该更有尊严的死亡,而不是像一只小白鼠,试验药剂后饱受痛苦而死。”

林栋解释道:“廖飞,我能理解你的想法。只是做这个试验,是海军陆战队领导请求的,张毅也自愿加入。”

“什么?陆战队领导主动请求?”廖飞有些不信。

“没错。因为我们这里需要进行药物试验。海军陆战队的领导希望张毅能够参加这个试验。如果他挺过来了,就会重新进入海军陆战队,继续当他的兵。之前的事情因为他已经死过一次,而一笔勾销。如果他没坚持下来”

是呀!要是张毅没坚持下来,他就死了,也用不着说其他的了!

“这个决定是海军陆战队领导下的,并没有将挺过后的结果告诉他,只是说有这个试验,问张毅参加吗?张毅自愿参加,希望为国家尽最后一份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