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夜谈(2/4)

某人是大夫,吹了风着了凉也能治!

她便把斗篷拢得更紧了些,扭头看向别的方向:“你来做什么?”

曹玦明在她身边坐下了,方才道:“来看你。这里晚上风大,别着凉了,还是快回去吧。”

青云瞥他一眼:“我想回去的时候,自然会回去的。别说这些自以为关心的话,我还在生气呢!怕冷的话你就早点回去,回其他人那儿,反正刚才很多人都在夸你,你跟他们待一块儿不是更开心吗?”

曹玦明低下头,看了看自己的手,叹了口气:“我想……大概是因为我从认识你的头一天起,就骗了你,所以你总觉得我不可靠,是不是?无论我做了多少事,你还是不相信我。”

青云又扭开了头:“你想我相信你?那也该做些能让人相信的事。身为利益相关者,你的所作所为实在无法让我信任。”

曹玦明不作声了,过了好一会儿,才道:“这几日,我又去打听姜九爷的事了。”

这算是转移话题吗?青云忍下翻白眼的冲动,不去理他。

曹玦明好象没察觉到似的,继续自顾自地说着:“姜九爷在锦东行事,与在西北时大不相同,他在这里买入不少产业,有田地,有牧场,也有店铺,他经常跟人打交道,虽然都不曾深交,但酒友还是有几个的。他还两次买人,也雇人到家里做活。他告诉别人他有妻子,别人也见过他妻子的长相,有人知道他家境富贵,有意给他寻个妾,他拒绝了。”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不过有人说,姜九爷在东边渔村码头附近有个相好,是个开酒馆的寡妇,他给了那寡妇不少银子,让她轻轻松松地还清了亡夫留下的巨债,还有钱送儿子去上学堂。日子也过得不错。”

青云皱着眉头看他:“你想说明什么?”

曹玦明没有回答,只是继续道:“除了没让人见过他女儿长什么模样,姜九爷在锦东完全没有避人耳目的意思,也许他很有把握,本地不会有人认出他来。”

青云哂道:“当然了,在龚知府上任之前。这里就是个小地方,没几户人家,大都是本地人,谁会认得他?到西北就不一样了。我听说守西北边境的一位老将跟楚王关系挺好,父亲既然在楚王府做过几年侍卫。兴许是认识这位老将的,因此他在西北既不雇人,也不常跟人打交道。更不让人知道有我这个女儿。一旦遇到认识他的姜氏族人,他就立刻带着全家搬走,因为他怕那个族人会把他的消息告诉那位老将。毕竟以楚王府与那位老将的关系,姜家族人会跑去西北,还能有别的去处吗?如果你想告诉我的是这件事,那就不必了,我早已经猜到。”

曹玦明自嘲地笑了笑:“自然,你本来就是个聪明孩子。既然听说了朝廷裁撤老兵的事,又常从周大人他们那里听说些朝廷秘闻,自然不难猜出这点。”

青云叹了口气。撑着身后的大石站起身,低声道:“我要回去了。”其实她早该回去的。明日还有许多事要忙呢,还是早些休息吧。省得再在这里听某人说废话。

曹玦明叫住了她:“龚知府比我更熟悉这里,也更有办法找人问话。我听说他已经查问到那个寡妇处了。姜九爷虽然谨慎,但有时候男人酒后或是睡梦中很容易吐真言,只不过那寡妇不明内情,就只当成是疯言疯语,但龚知府听了,却未必会这么想。”

青云猛地回头:“那个寡妇说了些什么?!”

“她知道得不多。”曹玦明淡淡地道,“不过她知道你不是姜九爷的骨肉,而且姜九爷还从你亲人身边把你带走了,让你离自己的亲生父母更远。他是奉命这样做的,还说过他为此费了很大的劲儿去说服别人,若非如此,你可能早就没命了。但他带你离开那么多年,还没有消息传来,他有些急躁,觉得自己可能做了件蠢事,他不该到这里来的。来了这里,别人都找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