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章 请帖(2/4)

来,到底是这齐王嫡长子够聪明,还是齐王护得够周到呢?

老太妃又说起了平郡王府的情况:“平郡王是出了名的多子多福,他前后娶了四位王妃,家里的男孩子,光是嫡出就有九个!庶出的也有四五个,女儿就更不用说了。他家原也颇有家底,只是人口多了,花费就大,这几年孩子又相继嫁娶,渐渐的家势就衰败下来。幸好平郡王还没糊涂,为了银子把女儿嫁到商人家去,或是娶个商家女回来做媳妇。但他家如今的日子不好过,这一回为平郡王太妃做寿,特地大摆宴席,怕是有大半年要勒紧腰带了。”

青云不解:“既然他家都到这个地步了,怎的还要大摆宴席?难道是为了面子上好看?”

“你哪里知道这个缘故。”老太妃压低了声音,“平郡王的世子和另两个大些的儿子,都是嫡出的,俱已成年,早该找个正经差事做了。若是能谋个好位子,还怕没有银子?趁着摆寿宴,借太妃的名头请几位宗室皇亲家里德高望重的长辈来家,叫孩子们表现表现,兴许能入人家的眼呢?再者,他家几个嫡出的女儿只嫁了三个出去,还有两个小的,也有十四五岁了,早该说人家的。我听闻他们家是看中了姜家长房的几个哥儿。”

青云眨眨眼:“姜家长房?我听说嫡支的长子今年刚刚考中了举人,是要进京准备明年春天的会试了吧?但他早就成亲了呀?听说连儿子都生了。”

老太妃微笑着点点头:“姜家这位大爷已经成了亲,但他底下还有好几个兄弟姐妹还未有着落呢。听闻这一回,姜家长房大太太带着几个哥儿和姐儿也陪同上京了,他们就是平郡王府这次寿宴的主宾。”

青云明白了。她名义上是姜家长房的外孙女,在太后与皇帝面前还很有些脸面,把她跟姜家长房的人一道请去,是平郡王府要巴结她们,若能成功讨好她们,让她们在太后与皇帝面前说几句好话,给平郡王的几个大儿子谋得好差事,那自然最好不过。至不济。也要让两个适龄的女儿在姜家女眷面前表现一番,好将姜家其中一位少爷勾搭过来做女婿。

如今姜家虽然不显山露水,又有姜家二房涉足谋逆大案被治罪一事,但姜家二房的人只是免官去职。永不录用。倒没有伤筋动骨。而姜家长房以及另外两个与长房素来亲近的旁支,却得了新皇的宠信,出了好几个低品阶的官员。看起来日后前程还颇为看好,因此眼下姜家已经是世人眼中的第一等世家高门了。若姜大太太真的带着几个尚未婚配的儿女上京,简直就是别人眼里的香饽饽。

青云想到那情形,也不免有些好笑,决定回头见了太后,要将这事儿细细说与她听,也让她乐一乐才好。回过神来,她又问老太妃:“平郡王府儿女众多,您看上的是哪一个孩子?”

老太妃看中的是平郡王第九子。平郡王先后娶过四位王妃,半年前才迎娶了第四位,前头两任王妃留下来的孩子都长大了,彼此有亲兄弟姐妹为臂助,又受老太妃庇护,日子倒也过得,只有这第三任王妃生下的第九子,情形有些可怜。这第三任王妃是四年前进府的,原也是书香世宦之女,只是不大得平郡王的喜欢,也不得婆母的欢心,前被继子女们暗中排挤,后被妾室与庶子女们算计,进府时日又浅,不曾降伏得王府下人,日子过得是惨兮兮的,好不容易怀了胎,到第八月上莫名其妙地早产了,生下儿子后没几天就断了气,留下个瘦弱的孩子孤零零在世上。今年新人再进门,整个王府就再没人关心他了。

老太妃道:“这孩子眼下还不满周岁,年纪正合适,况且他原是继室所生,也算是嫡出,论出身倒比齐王府那一个强些。只是一来这平郡王府不大讲究规矩,那些见不得光的事最多;二来他家男孩儿有十几个,若我先透露了意思,怕是他家要送十个八个孩子来给我挑,我哪里有那功夫跟他们啰嗦去?好孙女,你去了这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