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二章 席上(2/4)

是想截了正妃的胡,把姜家姑娘聘给自己的儿子?

只是她也想得太美了些,人家姑娘是太后的侄女儿,想要嫁入宗室,有的是世子、嫡子,何必低就她一个侧妃的儿子?她以来还是卢太嫔得势的时候么?在场的女客里没一人是瞧得上她这所作所为的,齐王妃蒋氏脸上的鄙夷更是明晃晃地摆出来了。

对于这种场面,姜大太太端坐如仪,她的两个女儿也面带微笑,仿佛完全听不懂旁人的暗示打趣似的,就连一旁坐着的青云,也只是笑眯眯地听人说话,无论是齐王妃还是卢侧妃试探地想要她帮忙在太后那里说好话,她都没有应声,只拿客套虚话搪塞着。卢侧妃微微皱眉,倒是没有多说什么,转过头去继续奉承姜家两位姑娘了,夸得连正主儿都觉得听不入耳,忍不住害起臊来;而齐王妃蒋氏则忍了忍气,没有露出怒色,只是找借口转移了话题,与旁人说起了话,反推了身边的年轻姑娘一把,让她去陪青云聊天。

这位年轻姑娘,可说是首席中最与人格格不入的一位了。姜家母女都是世家出身,背后还有太后与皇帝,挤在一群宗室女眷中也不算太显眼。可这位姑娘,据说是齐王妃娘家的晚辈,因为父母双亡,一直养在齐王妃膝下,原也是官宦世家出身,但楚郡王妃一问她姓名家世,才知道居然是齐王妃娘家二嫂子的娘家侄女,拐了两三个弯,姓关,家世则是胶东一带的书香人家,族里最高出过三品官。就是她的曾祖父,但如今族人都只是做着低品阶的地方官而已。这样身份的姑娘,若不是有齐王妃发话,在这寿宴上只能坐到三等席位上去。

众人一听说她的出身来历,就以为是齐王妃幽禁佛堂期间,一直有这位关姑娘相伴,因此格外偏爱些,即使明知道她身份不够,也让她与一群宗室女眷与皇亲同坐一席,除了姜婉君偶尔还与她说两句闲话外。就再没人搭理她了。青云虽与她座位相邻。但因为不知对方底细,也懒得主动搭话,于是这关姑娘似乎就有些被冷落了。

在这种情形下,姜婉君还能时不时跟她聊两句。可说是十分厚道的做法。但关姑娘看着年轻温婉。穿着浅绯色的衣裙。杏眼桃腮,似乎是个好脾气的姑娘,言行却十分端庄严肃。齐王妃让姜大太太点戏时。后者将戏单子递给了长女婉君,而婉君又笑吟吟地问关姑娘想看什么戏,关姑娘却十分庄重地道:“这上头的戏有好几出,是我们女孩儿不该看的,姜四姑娘怎能问我呢?”

姜婉君一时有些难堪,她请关姑娘点戏,不过是顺手罢了,也是客气的意思,关姑娘既然是齐王妃抚养大的女孩儿,想必更清楚齐王妃的喜好,点的戏也能讨齐王妃的欢喜,没想到对方会这样回答自己,倒显得她不够庄重似的。

姜大太太与姜柔君的注意力都在戏台上,一时间没听清楚她们之间的对话,但青云却听了个分明,只觉得这关姑娘是拿好意的姜婉君来反衬自己有多么白莲花,马上就对她生出了厌恶之心,瞥了那戏单子一眼,便道:“这本是给太太们点戏用的单子,齐王妃请大舅母点戏,自然不会想到什么忌讳。四表妹问关姑娘,是她多礼,关姑娘说这样的话,倒象是在指责齐王妃做事不够周到,把这些才子佳人的戏码摆在女孩儿们面前了。也许你是心直口快,但你如今寄居齐王府,还要指责女主人,是不是太过不客气了些?”

青云说这话的声量有些高,哪怕有戏台上的声音遮掩,首席上的众位女客还是听了个一清二楚,都有些吃惊地望了过来。关姑娘涨红了脸,又羞又恼,更没想到青云居然会才见面就当着众人落她的脸,难道先前她奉齐王妃之命讨好青云的举动都是白瞎了不成?!

齐王妃见势不妙,心中也在暗恼青云不给她脸面,忙笑着打圆场:“清河县主别见怪,蕴菁小孩子家不懂得人情世故,都是我没教好她。”又对姜婉君道:“好孩子,你受委屈了,我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