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离别(2/3)

个婶娘为母,若是成了亲,怎会瞒着父母亲人?”

青云便改口:“好吧,就当他还没娶亲好了,那也许他对自己的婚事有想法呢?而且,他是个很出色的青年将领,这几年一直守在锦东边境,还跟蛮族打过几仗,立下大功。他大概还想在未来获得更多的军功吧?要是娶了我,而不是一个普通的宗室女,会不会因此阻碍了他的未来呢?本朝向来有规矩,驸马不掌实权,更不能带兵,虽然我现在还只是个县主,但母后应该记得吧?父皇临终前,好象提过将来会让弟弟破格升我做公主的。如果我真的嫁了石明伦,到时候他不就是驸马了?”

太后不由得惊呼一声,这件事她还真的疏忽了。照她当年与先帝商议的结果,等到青云出嫁,又或是年纪再大一些的时候,就寻个名头加封她为郡主,再等上几年,便又寻个理由,继续加封到公主之位,好让这个苦命的女儿得以安享她本该拥有的尊荣。石明伦还很年轻,万一到青云加封公主时,他还能带兵,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一个将才?那时候,他的驸马身份就是明晃晃的,天下人皆知,哪怕皇帝有意用他,也要受到朝野反对。但如果为了他,不让青云得回公主的身份,又太委屈了这个女儿。

太后纠结了,最后不得不对女儿承认自己的想法有些偏差,但又舍不得这个女婿的好人选,最终决定暂时将事情压下,等到石明伦回来了,看皇帝要如何安排他的职位,再考虑婚事也不迟。

青云暗暗松了口气,心里万分盼望石明伦已经有了心上人。或是谈婚论嫁的对象,如果是这样,哪怕石太太与太后拥有相同的想法,她和石明伦的婚事也不会成功的。皇家要与石明伦联姻,是要结亲,不是结仇。

看着太后纠结的模样,青云决定要转移一下仇恨:“对了,母后,您先前不是说,打算等关蕴菁的流言传出去后。给她和齐王次子指婚的吗?现在齐王染上麻烦了。也没必要连累了别人家无辜的女儿,还是让他们内部消化了吧!”

太后没听懂什么叫消化,但也猜到了女儿的意思,迅速转移了注意力。叹息道:“我倒是想啊。可惜。流言传得太厉害了,谁家不知道那姓关的丫头名声极臭?外头对于她勾搭了哪个男人有无数的猜测,齐王的次子反而不起眼了。若我真要将她许给齐王次子。未免叫人怪我做人不厚道啊!”

确实,与关蕴菁相关的流言是越传越厉害了。当初青云伙同太后、姜大太太等人放出风声时,完全没想到流言透过王公勋贵府第的下人之口,散播到市井中之后,会被民间众多的八卦人士们衍生出无数的版本,又渗进了无数人的自我想象,已经发展到了与原版有天渊之别的程度了,据说眼下已经有人在传言,说这位关姑娘在齐王妃的寿宴上,当着无数来宾的面,冲着清江王宽衣解带,却被清江王正色推开,严辞拒绝,她还不肯罢休,转而扑到齐王世子(或者齐王次子)身上哭去了。

到了这一步,关蕴菁似乎已经断绝了嫁入任何一家名门大户的希望,就更别提什么宗室皇亲了,哪怕是小门小户的人家,也要嫌弃她几分。虽然流言只在市井中流传,但高门大户都有耳闻,若太后真的做出了赐婚的决定,确实是说不过去的。青云原本就只希望能为清江王解围,关蕴菁会不会嫁不出去,她根本就不关心。

倒是齐王妃近来一直禁足,关蕴菁本人又很少出门,两人竟没留意到市井间的流言,只隐约知道关蕴菁在世家大户间名声不佳而已。

齐王已经有些日子不去看王妃了,忙着四处托人情找关系,或是向皇帝表忠心,同时暗暗派人搜捕罗家死士。本来卢侧妃还有可能泄露风声,可惜她近日竟然病倒了,原还以为只是受了寒,没想到越病越重,竟象是要转痨病似的。齐王平日对她倒也宠爱,但见她病得这样重,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很快就派人将她送出了城外,安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