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71章 【为了农民】(2/4)

吃它,是炒、煎还是煮?是直接炒熟了吃还是要放一点其他佐料才好吃?听说它们身上有一层绒毛,是不是要烧一下再切开?也有人人说它有一股涩味,是不是?”

听了老头一连串的问题,郭亮一下愣住了,心道:“难道你连这冬笋怎么吃都不知道?还要人介绍?”不过,当他准备回答老头的问题时,他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拿它做菜。按他的想象就是把笋壳剥掉,如切萝卜一样把它们切开然后放油放盐炒熟就是。

郭亮正不知道如何回答,旁边一个买菜的妇女代替他说道:“冬笋既可以生炒,又可炖汤,味道鲜美,咬起来爽脆。在炒或者炖汤之前最好先用清水煮一下,水滚开之后捞起来放到冷水泡浸半天,可去掉苦涩味,味道就更好了。”

郭亮总算解了围,对那个看起来像知识分子的女人说道:“谢谢,我还真不知道这些。”

老头一听,笑道:“呵呵,我就知道这笋的做法有诀窍。听了你的话,我买一个尝尝,如果好吃下次再买。”

老头拿了一个重量中等的走了。而那个妇女却自己没有买,而是从旁边的萝卜框里拿了几个萝卜离开。郭亮问道:“大妈,你怎么不买一个尝尝?”

妇女说道:“家里就我一个人喜欢吃,下次再买吧。我今天买萝卜炖排骨给孙子喝。”

从东城大超市蔬菜部出来,心情沮丧的三人到了超市顶层的餐饮部点了快餐吃中饭,填饱了早已经饿瘪了的肚皮。吃完饭休息了一会又一起到了云海超市。那里冬笋的销售情况也差不多,而且里面的顾客还没有东城大超市的多,也许是运气好,他们站在那里的近一小时内有二个人买冬笋走了,一人一个。

三人从超市出来坐在汽车里,一边看着熙熙攘攘的顾客一边谈着话。樊祥道:“郭镇长,情况没有预想的好啊。他们竹器厂收购这么多,能销售出去吗?万一砸在手里,明年开春的春笋可能就不会收了。”

郭亮心里也有点发虚,说道:“还真难说。幸亏这冬笋放置的时间可以长达一二个月,如果是蔬菜只能放几天那就麻烦了。”

樊祥问道:“竹器厂还是什么销售渠道没有?如果仅仅靠超市,我估计我们想以它为突破口来建立我们镇的蔬菜销售渠道,很难。”

冬笋没有销售成功,郭亮还真不好再拿梅山镇的蔬菜来挤占别人的销售位置。他说道:“听说他们竹器厂还有一个渠道,就是销往宾馆酒店。”什么听说,其实就是郭亮自己找他叔叔和田老板帮忙,请他们两人让他们负责的大酒店收购一些冬笋。两人都答应了,但他们告诉他,宾馆的需求量也不大,平均一天能消化几十斤就不错了。大酒店的大头收入还是住宿,他们关心的是房间入住率,餐饮收入占的比重并不大。

三人有点灰溜溜的,稍微商量了一下后就决定分头行动。实际上樊祥和司机是想利用好不容易来省城的机会放松放松自己,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另外出门的时候,樊祥的老婆还要求他到一个地方拜访一个重要的人,因此三人定好明天见面的时间后就此分手。

看着他们快速离开的身影,郭亮一时不知道到哪里去好,现在才下午三点多,正是上班时间,找梁倩英她们似乎早了点,回父母家家里现在也没人,还不如在街上走一走看一看。不过,当他的目光看到有人提着蔬菜时,他有了主意。

他和樊祥不同,樊祥出来只是考察一下蔬菜市场的情况,好与坏都不影响他本人什么,而且他对梅山镇销售蔬菜赚钱的信心不大:“人家离省城近的都难以靠蔬菜发财,处在偏远地方的梅山镇怎么可能凭它们一飞升天?”不过,他是属于郭亮一方的,郭亮的事就是不对也要支持,也许真的闹出一点名堂,自己也能得到一点政绩,所以他才积极地跟着郭亮来了。

而郭亮则不同,他必须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