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83章 【郭亮的成功】(2/3)

想来也是,一个久经官场的人怎么可能不会喝酒呢。酒可以说是官场的润滑剂,有了它很多事情就好办得多,一些平日不敢说不敢提的话题在酒桌上可以借故说出来,而且不如平时一样显得突兀和过分。

酒席是在热烈、祥和的气氛中进行和结束的。当薛华鼎的脸终究喝红了的时候,王小甜副市长建议大家不再喝酒,酒席也就进入尾声。

喝完酒,薛华鼎一行开始回去。只不过薛华鼎单独回省城,而郝国海、王小甜等人则回绍城市。他们都拒绝了张远新安排警车开道的好意,不声不响地离开了双清县城。

恭送了薛华鼎一行,县委常委班子回县委大楼继续开会,郭亮等人则各自散去。

回到自己的家,郭亮还是没有打定主意是不是把蓉洱茶的事告诉薛华鼎,或者说用何种方式告诉他。他不希望因为自己告诉了他,让薛华鼎左右为难,最后在薛华鼎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郭亮倒不是怕薛华鼎将来给他小鞋穿,他还有办法通过许昆山来调和两人之间存在的芥蒂。他是担心薛华鼎不是如他自己所想象的廉洁,如果他已经有想法从这件事中捞到好处:比如经济上的,比如政治上的——和张春华达成统一战线,那么自己将蓉洱茶的事告诉薛华鼎,薛华鼎反而会感到为难。以前完全可以装着不知道其中的猫腻,现在装不知道都不行。这就导致薛华鼎很可能打破原来的计划。

现在道貌岸然的官员太多了,外面看起来正气四溢的官员暗地下做龌龊事的不知有多少。

郭亮不会认为薛华鼎不知道蓉洱茶的事,否则的话刚才在吃饭之前不会提出来。到了市委书记这个位置,说什么话都是有讲究的,特别是他是新来的,又是在周围全是官员的情况下。谁知道他今天说这个事是不是在试探?

就算薛华鼎是新来乍到不熟悉蓉洱茶的内幕,只要他发现异常,完全可以委托在绍城市甚至在福江省根基深厚、人脉宽广的许昆山去打听、去调查。只要许昆山有心,不用多长的时间就能将蓉洱茶的内幕弄得水落石出。

想到许昆山也知道这件事,郭亮决定暂时还是不告诉薛华鼎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想清楚了这些,郭亮一下放松了,哼着歌曲洗澡看电视然后上床睡觉。

当郭亮睡觉的时候,薛华鼎还坐在回省城的路上。坐在安静的后座沙发上,他的心思还留在刚才吃饭的那一幕上,感觉那个叫张辉的人实在幼稚了点。同时也在猜想郭亮那个小子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他是不是发现了蓉洱茶的什么秘密。本来他想找那个小伙子单独问一问的,但想到自己是一个市委书记,自己如果单独将他喊到一边说话,不知道别人又会有什么想法。

他已经看出来,别人都以为他和郭亮有什么特殊关系。这让他感到有点好笑,他当然不会去纠正别人心里的想法,别人愿意怎么想是别人的事,自己去反驳反而会让他们误解,或者对郭亮这个小伙子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干脆就顺其自然吧。时间久了,他们自然会知道这一切的。

而且薛华鼎不主动问郭亮,还有一个原因是他觉得初来乍到就询问一个下级干部,实在是有点无能的表现。如果郭亮说的对那还行,即使有人心里不以为然也没关系,至少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开展工作。如果郭亮说的不对,那无形的损失就大了,别人有不好的看法不说,还对自己的决策带来不好的干扰。

“难道蓉洱茶里面真的有什么猫腻?”薛华鼎摸着有点发胀的脑袋,默默地想着,“双清县的班子磨合得还不行,张远新这人还没有树立起威信。郭亮这小子还不错,有培养前途……”

薛华鼎调研的事在双清县基本告以段落,县里的工作依然和原来一样开展。只是县里的干部群众对郭亮的看法有了不同,平时见面的时候,更多的人对他露出巴结的微笑。连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