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4章 【案情分析会】(2/2)

天的垃圾堆放站里翻查了几百吨生活垃圾,花了整整二十七个小时,吃住在垃圾场,这才找到二名死者生前所穿的衣物……”

大家开始都还认真听着,借此休息休息紧绷的脑筋,但听到马小奎的话里不断穿插那些无用的屁话,几个专家出身的人就开始有点不耐烦了。一道道不怎么尊敬的目光朝他和他身边的人扫来。

市公安局局长王展显然也发现了这个情况,连忙插言提醒自己的这个亲信道:“马局长,你就从技术方面谈谈死者身份的追查情况,以及你们的其他进展。”

马小奎其实也知道大家的情绪,可没什么可说的他只能这么废话。听了王展的话后,他抬起头看了眼前的人一眼,说道:“女性死者生前是我们县双清酒厂的下岗职工,自从下岗之后没有再就业,也没有做小生意,据我们的调查,周围的邻居反映,她下岗之后经常带不同的男人回家过夜。她和她丈夫的婚姻名存实亡。

但她与周围的邻居人缘关系一般,没有听说过她有什么仇人,即使她带男人回家,周围的邻居也只是背后对她有看法,但没有上升到仇恨甚至杀人的程度。

男性死者的身份现在尚无法确认,只能排除是双清县城的。我们正在全县进行排查,最终结果可能还要三四天……三天才能出来。我们的从垃圾堆了找男性死者的衣物有:深蓝色牛仔裤一件、灰色内裤一条、帆布皮带一根、皮凉鞋一双、白色背心一件、钱包一个。白色背心前后写有大小的数字5,钱包里有现金三十七元。

刑侦专家对找到的衣物进行了技术分析,加上之前的验尸,我们得出如下结论:男性死者经济情况一般,不是从事体力劳动的职业者。身上有三处陈年伤痕,但都是轻伤、轻微伤遗留下的。……,符合无职业流民的特征。”

马小奎继续说道:“我们对女性死者的丈夫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调查,有街头小贩证实此人于7月29日五点左右凌晨从案发场所所处的小巷子出来,然后沿着街道步行了一段距离。

此人以前是县纺织厂的保卫人员,五年之前自己辞职成为无职业者,在县城呆了半年后开始南下广州、深圳寻找工作。我们没有查到他的有固定的职业和工作场所。据周围邻居和他以前的同事、朋友反映,他们听说此人在外地拐卖妇女儿童并以此为生。但我们在各地公安机关都没有查到相关他的案底记录。”

……

省公安厅刑侦局局长熊达能见马小奎汇报得差不多了,用目光示意他停下来,然后说道:“好,大家听得也差不多了。我提议采取的办法是我们来一个正反二方的辩论。辩论的一方是支持女性死者的丈夫有最大的行凶嫌疑。辩论的另一方则否认女性死者的丈夫是犯罪嫌疑人。现在大家先回想一下,然后自己确定是那一方。……,可以了吗?好,现在谁先发表自己的看法?”

熊达能说完,眼睛慢慢地从与会者的身上扫过。当他的目光与市政法委书记汤正帆的目光相遇时,汤正帆点了点头。

会场安静了一会,不久双清县公安局主管刑侦的副局长古向春举起手,说道:“我来说几句,算是抛砖引玉吧。我赞成将女性死者丈夫列为最大嫌疑人,我建议继续集中精力将其追捕归案。原因有三点:……”

在这种场合发言既可以引起领导的注意,为自己进步捞到分数,又可以避免上级领导过早表明态度的难堪。虽然在案情分析会上站在哪个立场是纯技术问题,站正确与站错误都没有多大的关系,破案之后也没有人说起这事,毕竟这只是纯技术讨论,并不是官场上站队。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