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70章 【想不通】(3/4)

显然是想司机来接她。

郭亮说道:“没事,现在路修通了,从镇里到隧道不要半个小时。”

舒月华道了一声谢谢又回去了。看着她窈窕的背影,很多人都叹了口气,都为她的不幸遭遇感到惋惜。

“我们镇里的一朵花,真是可惜。”

“那些走私的罪犯怎么那么大的胆子,还敢拿着枪跟部队对着干。”

“都当营长了,怎么还冲在前面?”

郭亮也有点失神,等她的背影在竹器厂门口消失后才回过神来顺着大家往前面走。这时竹器厂的厂家聂世宏从厂里面走出来,他身后跟着二个工人,他们手里都提着好几个大大的纸袋。聂世宏一边快步迎上来,一边喊道:“郑书记、樊书记、郭镇长,请等一下。”

几个人都收住脚,微笑着看着聂世宏他们。大家都知道聂世宏肯定是来送“纪念品”的。果然,当那一个个纸袋递到他们手里的时候,他们看见了里面躺着一对用这里竹子制造的精美包装盒,只不过上面已经贴好了标签:“青竹醇”。

这是外省生产的一种名酒,电视里经常出现它的广告。懂行的人知道这么一对酒至少需要二百元。

几个人推让了几下,都收下了这个礼物。聂世宏笑着说道:“各位领导是喝酒的行家,请你们在喝酒的时候帮我们竹器厂看看这包装盒质量怎么样,敬请各位提出意见以利我们改进。”

这显然是客气的说法,这种包装是“青竹醇”生产厂家设计定做的,竹器厂肯定无权更改。

但大家都心照不宣地笑了笑,这才和聂世宏他们挥手告别。

第二天郭亮、樊祥坐着小车前往省城,车上还坐着舒月华。樊祥坐前面的副驾驶室,郭亮和舒月华坐后面。一路上舒月华不怎么说话,只有郭亮或樊祥询问时才搭上一二句。她说她进省城是到福江大学历史系听专家讲非洲、南美古代的民俗风情的。这是梁倩英让人安排,目的就是让舒月华开拓知识面,以便设计的时候有更多的灵感,也更接近国外客户的爱好需求。

樊祥听了舒月华的回答,心里很感慨,想不到一个小小的竹根雕还需要涉猎这么多的知识。以前对山村里农民雕刻出来的竹根雕不怎么看得起,虽然知道它们赚钱,但现在他发现自己才是知识浅薄的人,话语中对舒月华开始尊重起来。

等车行走了一个多小时,当前面的樊祥坐在座位上睡着了发出微微的鼾声时,舒月华小声对郭亮问道:“郭镇长,你知道修手机不?国外的手机。”

郭亮本准备脱口说出自己不会修手机,更别说什么国外的手机了。但他知道舒月华问出这句话肯定不是修手机这么简单,联想到她最近的情绪表现,反问道:“发生什么事了?我不会修,但我可以找人帮忙。”

舒月华脸上明显有点失望,她犹豫了一下,最后却说道:“没事。我只是问着玩。我有一个熟人的手机坏了,想找人修一修。”

郭亮看着舒月华的眼睛,说道:“你干嘛撒谎?我先找到会修手机的,然后再联系你。手机是什么型号的?”

舒月华一下慌了神,目光快速地躲开,过了好久才说道:“我怎么撒谎了?我没有……”

郭亮说道:“没有就没有。但你应该知道我们都是你的朋友。如果你有什么事,我们肯定帮你的忙。你的事就是我们的事。”

舒月华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眼里蒙上了一层水雾。

郭亮为了分散她的心,转而问道:“你爸爸的病现在怎么样了?”

舒月华说道:“省医院的医生说要开刀动手术。仅仅靠打针吃药不行,结石只有开刀才能取出来。”

郭亮连忙说道:“那开刀啊。早一天动手术就早一天减少痛苦。”

舒月华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