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5章 瞒天过海(1/3)

( )张亮做到了不显山露水地帮领导办成了几件难情,被称为三秀乡的活诸葛。大大小小的领导们都觉得把事情交给他,让人放心。

耿明亮也把李艳的事情交给了张亮,让张亮使他摆脱困境。

张亮已经用李代桃僵之计帮范洋乡长摆平了王丽之事。那是因为他的发小长得很像王丽此计策方能成功。

张亮拿出《孙子兵法》来研读了一番,他把三十六计的每一计都从头到尾认真地研读了一番。这些古代的战术,到底能不能帮他点什么忙呢?

他从瞒天过海之计得到启发。这个故事是古代某个战事衍伸而来的。

话说唐太宗亲自带领部队出征,后面一路小跑地跟着的浩浩荡荡的三十万大军,正来到浪高八尺,一望无际的大海边,他们没有船只也没仔细勘察周边的情况。唐太宗急招管事的头头问怎么过海,头头们大眼瞪小眼,小眼瞪瞎子,两手一摊,吐了一下舌头,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

“天要亡我了!”唐太宗抱着头,伏在地,说。

正在绝望之时,一个住在海边猛士请求面见唐太宗,此人一见唐太宗便说,他已经为三十万大军准备好了好酒肉。风尘仆仆的唐太宗一听大喜,也不管是不是埋伏,带着他的30万大军,进了这遮围的密不透风的帷幕里。只见这房间里装潢华丽无,一顿军旅劳顿,迎来了这么好的招待。

将士们以为是得到了盛情款待,他们忘记了他们那渡海的使命,唐太宗大喜,放松了警惕,带领众官饮酒做乐,尽情地狂欢。

不久之后风声四起,浪涛声阵阵,房间里面的杯杯碗碗都掉到了地。

帷幕里的人也感觉到坐不能稳稳当当地坐,站,不能直直地站。才慌张地想看看帷幕外面的景象到底是什么回事。割开帷幕的幕布,只见帷幕外是白茫茫的海水,回头望去,依旧的是茫茫无际,海天一色,他们已经到了大海的深处。

这是薛仁贵对唐太宗玩的“瞒天过海”之计策。

这个故事启发了张亮的灵感。他认真地思考着高朋忏悔交代的信息:思考着他怎么样才能用他的瞒天过海之计。

他果真想到了一招。他查了一下,国有多少人名字叫李艳。他通过全国身份证实名系统统计得出的数据看,全国14亿人当有287966人叫李艳。在这将近29万的李艳当,根据耿明亮家的李艳只有28岁,张亮又删除了201577个不在这年龄范围内的女子,还有86389人叫李艳。

这个统计数据让张亮眼睛一亮!

他把他的计策跟耿明亮说了一下。耿明亮觉得这是不得以为之是计策。

“但是这是要花钱的。并且还是一笔不小的钱呢。”张亮说。

“张亮小子,你知道,我跟你说过,能用钱摆平的事都不叫事。”耿明亮说。

“我算一下,要多少经费。”张亮说出了他概算的经费。当然张亮把经费打大了,打大的部分经费他当成他自己的人生积累。

“好的。不管花多少钱,你帮我办好这件事,行了。”耿明亮说。

张亮开始着手不下他的计策。

这个计策还要得到高朋的配合。高朋如果态度很强硬的话,很难办到的。但是如果让他更改口供的话,是不是更好。但是这个事情会牵涉到太多人,高朋的忏悔已经报到乡党委,这份资料更改的可能性不大了。

张亮只好一步一步地实施他的计划。

他先找到一个李艳的人。找到了这样的人才有话说:因为指证的时候,要复印身份证,没有身份证的话,调查组并不认可指证材料的签字。这个人可不是那么好找。最佳对象是张亮熟悉的人,那操作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张亮不想通过正当渠道获得李艳。他找到张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