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沙漠脱险记(1/2)
( )王恩舟
1937年4月,我们西路军左支队走出祁连山口,进入了茫茫戈壁沙海。此时,大家一个心眼,想早一到达新疆,因为那里有中央代表接应我们。但是,西路军参谋长李特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主观地决定攻打安西。这对于我军来,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军事上来讲,无疑都是冒险主义的计划;而对于敌人来,恰恰是求之不得的,他可以利用骑兵的优势围歼我军。虽然有许多人不同意攻打安西,但由于李特掌握着军事指挥权,别人都拗不过他,只好跟着他去打安西。
那时我们只有一些轻武器,又缺少弹药,因此战斗一打响,就陷入被动状态。敌人借助机关枪和迫击炮的猛烈火力,不断地向我进行反扑。我们全靠短距离突袭和白刃格斗坚持作战,后来趁着黑夜,采取轮番阻击、轮番撤退的战术,向西北方向突围,来到了白墩子。白墩子地处一片沙丘之中,是古代出入新疆传递信息的驿站,也是过往行人歇脚、喂马的地方。我们在白墩子休息了不大一会儿,敌人的骑兵又追上来了。
经过安西之战,部队数量更少了,为了保证部队的撤退和突围,总部将所剩人员临时编成了战斗单位,仅剩的几匹马也集中起来以应急用。我和总部的其他七位同志编在一个班里,一律佩带驳壳枪。被人们称为江西“老表”的徐有才同志,是我们这个集体的负责人。他年龄比我们大,参加革命比我们早,勇敢、坚定、沉着,很有战斗经验。他告诉我们,不能硬拼,要见机行事,伺机突围上新疆,武器弹药要带好,粮食一颗也不能丢,并且吩咐了突围的办法。
我们依靠断墙、沙丘同敌人进行战斗,敌人明晃晃的马刀下闪着亮光,这是敌人骑兵进攻时惯用的一着——“亮刀”。这时总部机关在一部分骑兵的掩护下,向红柳园方向撤退,另一部分就地阻击敌人。我们隐蔽在一处断墙后面,只见敌人的骑兵在猛烈的火力掩护下,成扇形向我们扑来,一刹那,前面沙尘滚滚,遮蔽日,铺盖地,像是黑夜过早地降临了。
随着团团沙浪,敌人的骑兵越来越近,渐渐冲入我们武器的有效射程之内,同志们都紧握枪把,恨不得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都有点沉不住气了。但“老表”却显得异常镇静,命令我们不准开枪暴露目标。当敌人冲到身边时,只听“老表”喊了一声“跟我来”,一跃身扑向敌人,抓住了敌人的马尾巴。我们也照着“老表”的样子,向敌骑扑去,一手抓住马尾巴,一手握枪对着敌人,深一脚浅一脚向前跑去。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也不知跑了多少路程,忽听见一声枪响,这是“老表”指挥我们摆脱敌人的信号。我在一个沙丘附近撒手向北跑去,敌骑一直向西北追去了。
看来似神话,其实是真事,我们就是这样神奇地突出重围,竟没有被敌人发现,真是有点侥幸。其实我们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周围是一片漆黑,我们用掌声呼唤着,渐渐靠拢到一起。虽然全班八个人一个不少,却和部队失去了联系。我们不敢停留,在“老表”的带领,朝着北极星的方向前进。
在沙漠中行走,夜间虽有许多不便,但白却更加困难,烈日当头,没有水喝,还得躲避敌人的追捕,我们真有点害怕白的到来。但是,无绝人之路,在这毫无遮盖的茫茫沙海中,我们刨上一个沙窝,人蹲在里面,头上顶着沙漠中特有的植物——骆驼刺,远远看去没有一点破绽。这样的沙窝,竟成了我们的掩蔽所了。安西素有“世界风库”之称,大风刮起来,顿时昏地暗,飞沙走石,沙粒打得皮肉生痛,睁不开眼睛。我们蹲在沙窝里,怕被风沙埋住,只好手挽着手,顶着风缓缓向前移动。
就这样,我们夜行晓宿,艰难度日,饿了吃点炒米,碰到水源便饱饮一顿,一连几没有被敌人发现。一,我们正找东西吃,遇到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乡,他对我们:“从安西退下来的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