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东返前后(1/2)
( )吕黎平
为了粉碎敌人分割包围、各个击破我军的企图,西路军领导同志决定将全军集中到倪家营子。
倪家营子南北长十几里,东西宽三四里,中间星星点点地分布着三四十个大不一的土围子。土围子之间隔着田野、沟渠。三十军驻守西南方向的围子,九军驻守东北方向,总指挥部率五军余部驻守在中间,全军尚有一万人左右。马匪复以四五万人兵力,团团围困倪家营子。
此时,面对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敌军,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少数民族聚居的社情,西路军欲建根据地不成;敌绝大多数是骑兵,我军想用步兵打以少胜多的运动战,积胜改变敌我兵力对比,也不成。我军弹药奇缺,几乎全凭大刀、刺刀,与敌在断垣残壁之间肉搏、苦战,打对我军极为不利的阵地战、消耗战。
时值隆冬,朔风怒号,气温降到了零下20来度。多数身着单衣的指战员,将能用的破布都缠在身上,有的将毡片、毯子中间挖个洞,套住头裹在身上。在坍塌的破房里,在露的壕沟里,熬过一个个严寒的夜晚。坚持到2月中旬,虽毙伤敌军好几千名,但没有多少缴获,我军也伤亡好几千人。几乎所有能住人的房屋里,都挤满了呻吟着的重伤员。
这期间,总指挥部多次致电军委,报告危急情况。党中央和军委对西路军的危急处境非常关注,一面利用西安事变后的形势,让周恩来、叶剑英等同志在西安与顾祝同等谈判中,一再坚持我党的严正要求,要国民党立即电令马步青、马步芳,停止对西路军的进攻,谋求从政治上给西路军解围;一面又大力筹措对西路军的军事、物质援助,积极争取从军事上解围,策应东返。
2月21日中共甘肃省委党史委调查及有关史料记载,西路军东返的时间为1月21日晚。见《悲壮的征程》(上册)第21页。
在徐向前同志力主下,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召开会议。经过集体讨论,取得陈昌浩同志的同意,决定回师陕北。
东返的第三,三十军抓住有利地形和时机,在西洞堡一带打了个漂亮的歼灭战,全歼马步青新式装备的青海宪兵团,缴获800多枝马枪,400多枝短枪和许多战马、子弹与给养。
徐向前同志认为,西洞堡战斗的胜利,对我军回师陕北创造了有利条件,应该继续东进。陈昌浩同志却认为:这一仗已使敌我力量对比起了有利于我的变化,敌人的锐气已被挫伤了,西进仍对我有利。于是,他的不在甘北建立根据地、不打胜仗不罢休的思想又占了上风,继续按照张国焘的战略意图西进。这样,全军部队再次重返倪家营子,“继续往西打”。
敌人见我重返倪家营子,又纠集五个骑兵旅、两个步兵旅及炮团、民团等,以四五倍于我的兵力,向仅剩七八千人的西路军疯狂进攻。在马步芳“宁死一万人、不失一寸土”的强令驱使下,敌军欺我弹缺,以密集队形作波浪式冲锋。我指战员一中要与敌人肉搏五六次,虽杀得敌军人仰马翻,但自身也伤亡惨重。
我军此时不但粮弹耗尽,而且由于当地水源奇缺,群众储冰埋雪于深窖,作为终年食水,亦很快被我大部队汲光,全军连喝口水都很困难了!在这极端危急中,总指挥徐向前同志以其坚定沉着、视死如归的气概,鼓舞了全军将士的战斗意志。
我被派到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工作的一年半中,深感到徐向前同志平时不爱多话,一旦出,就要身体力行、贯彻始终。他平易近人,机警敏锐,又博学善谋,指挥若定,在四方面军指战员中享有崇高的威望。陈昌浩同志的长处也很突出,他作战英勇,果断敢为,富于进取心,但他在西征中,面对已发生了变化的实际情况,没有采取符合具体情势的对策,仍继续坚持已不可能实现的“打通远方”的使命,这就难以挽回在征战中已失去的主动权。而他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