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隐患何在(3/3)
的网。
于是他亲手任命、施恩的一批太守,拿着一封伪造的三公文书起兵向雒阳进军。这个过程中,袁隗与董卓究竟是翻脸了,还是在图谋更大的东西,魏越是不清楚的。
若是翻脸,比如三公文书真假,很可能是真的,哪怕袁绍、袁术叛乱,董卓顾及袁氏影响力,也没拿袁隗一家出气。结果打了半年,发现关东联军不过如此,天下那么多郡,只有十几个郡叛乱,虽然这十几个郡是精心挑选的大郡、强郡,可更大数量的郡守却是中立态度,不参与这场战争。
所以关东联军起初的声势还比不上凉州叛军,更多的人只是将这场战争看成一场争夺雒阳控制权的军事政变,以为会迅速分出胜败,结束战争。
结果董卓竟然一边打仗一边还能顺利迁都,又发现关东联军不过如此后,就直接剁了袁隗一家。这个过程中,尤其是迁都过程中,没有雒阳公卿、豪族的配合,董卓怎么可能顺利迁都?
发现关东联军各有图谋不堪一击,又觉得自己代表朝廷大义受各方拥护,于是董卓很干脆的弄死了伍琼、周毖等人。出于顾忌董卓的军队,反董卓的士族继续潜伏。
而董卓之所以迅速得到雒阳、关中军队的支持和效忠,除了前期袁隗帮助和朝廷大义外,另一个因素也是摆在面前的。这一点魏越很清楚,那就是各军中低级军官很难挤到郎官体系。
这年头的军官可都是懂法律的知识分子,从军立功往上升是一种光荣的传统。高级军官直接以两千石的资历跳出军队,中下层的军官最常见的道路就是走郎官体系,外放县令长,再往上就是两千石。
可郎官体系都是些什么人?
选的都是名士吹捧、地方举荐的孝廉、有道、贤良之类的人,这些人有几个出身寒门?寒门正是没了正常的上升渠道才去参军,结果参军立功都无法走上正常仕途……这些中低层军官该是何等的积怨?
董卓的成功,只是引爆了这股力量。
所以与关东联军的战争前后,到关东联军解散为止,董卓这边的军队之间因为派系问题存在相互捣乱、使坏的事情,却没有为天下大义响应关东联军的事情出现,这意味着战争自始至终,军队是拥护董卓的。
而现在自己的成就,不仅引爆了这股广布军中的寒门力量,还大大的激励着这股力量。
就雒阳军队来说,不存在背叛魏越的可能性,有背叛意图的将校,却不会有中下层掌握实际兵权的曲将、百人将。
自己也不会如董卓那样傻乎乎的将天下的强郡、大郡一口气让给士族中的鹰派成员。何况,自己手握雄兵站在雒阳,所谓的鹰派,目前也得学鸽子一样吃粟米咕咕叫。
眼皮底下没有军队叛乱,展目望去各郡反叛力量还需要积攒,那目前的隐患在哪里?
在朝中,到底在哪些方面,他想听听李儒的看法。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