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滚滚红尘(2/3)
道门,还有凡间竭尽全力维系着人类繁衍与生存,尽量保持着生命延续与发展,致力于才智开发的儒宗。不过时至今日,要论人气之旺,香火之盛,信徒之众,势力之广,却不是东土中原汗原味的本土宗派道门和儒宗,而是从西牛贺洲来的释门。这倒不是因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佛教的经文不是用来念的,是用来唱的,俗称唱诵,唱也就罢了,还是用梵文来唱,南部瞻洲有几个凡夫俗子能听得懂,还不这些人中认识斗大几个字的都寥寥无几。就算经文唱得再好听,再多的人懂得欣赏,释门也鼎盛不到如此地步,凡人是很讲究实际的,没有好处的事,谁也不会踊跃参与。这也是释门为什么要想方设法得到南部瞻洲皇权的支持,仅靠虚无飘渺的来世和报应,是无法拉拢贪欲比还高比地还厚的南瞻洲民众的。一个教派要发展,不可能不需要大众的支持,就连仙界中公开表示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也同样半遮半掩羞羞答答地受着南瞻洲凡人的香火供奉。不但要,而且少了还不高兴,比如被熏得一张脸比锅底还黑的灶王爷,被人间金银映得一张脸比道家的符纸还黄的财神,还有宁愿缩成一团把身子压缩到象团肉球一样,以便把自己塞进凡间越修越的土地庙里的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儒宗讲究正气,追寻高义,修练的是高风亮洁,清廉雅致,便有些脱离凡尘气息了,所以除了希望通过读书认字混个官身,光宗耀祖之余也能免掉所有税收的富裕人家子弟,儒宗的规模也在逐渐缩。穷人是基本别想进去的,除非才,否则那昂贵得吓人的书本和笔墨纸砚,就已经足以让一个中等收入的家庭陷入有上顿无下顿的困境。道门就更不必提了。道家洞府通常在哪里?不是名山大川,就是幽静山谷,反正拼命都要建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当然,道家要求贴近自然,越是人少之地,越接近道之初的原始状态,也越有利于对道的感应和领悟。但是建在既偏僻难找,又山路难走甚至连路都没有的深山里,高峰上,凡人连爬都爬不上去,又哪来的烟火供奉和各色资源的孝敬。所以释门吸取了这个教训,模仿西方教的物色,哪里人多,庙宇就建在哪里,何方人富物博,寺院就盖在何方。巴山蜀水,人杰地灵。在整个南瞻洲中,到山青水秀,就不能不提到这个道门子弟曾经最多,成神为仙也最多的西南山区。就因为在这片土地上,有无数多的修道修真之人,在这里踏上了修仙的征程,终于立地成神,飞升化仙,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传和这些神仙们曾经修练的洞府。故而蜀地又有一称,名曰府之国。在截教东迁至海外仙岛之前,这里曾经也是截教的重要根据地,道门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盛产各种炼丹制符和修仙资源的肥沃土地上,不知道滋养诞生了多少庭中的神仙和兵将,以至在截教拆迁后,虽然,也是被形势所迫,在人教和阐教的双重压力下的强制拆迁后,没有得到多少道门真传的分支中的分支旁系中的旁系米教,都依然在这府之国中呼风唤雨,教众如云。可惜,只是,这些都是曾经。曾经,是因为被道家一统数千年,连儒宗都不能望其项背的府之国,几乎在数日之间,就涌出了无数巍峨壮观的释家寺院,佛门庙宇。成千上万曾经在道家神仙牌位前叩头敬香的凡间中人,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超过了流星的速度,变成了最最虔诚的佛教信徒。虽然还不至于烧牌位,砸香炉,却都把那些画着道家神仙的卷轴,刻着道家神仙仙号的木牌,收起来压在了箱底,将原来供奉道家大神大仙的神龛,换成了礼佛堂。曾经风光无限,弟子云集,香火绵延不绝的道门,转眼间沧海桑田,成了无人问的臭****。仍然坚持的道门忠诚信徒与子弟,也都收起了气焰,偷偷摸摸地修练拜神,象见不得人的妖魔鬼怪,夹着尾巴灰溜溜地缩到了角落。这一切的变化,不过是缘于一张纸。圣旨。下州郡,礼佛千日,每府剃度千僧,为僧者本家免减田税,耕种僧田之农户、护卫寺院之良人、舍身为佛徒之教众,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