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4章 太阳宫(5/7)

是重工业。

北朝鲜发展重工业是有传统的,殖民时期日本便以半岛北部为工业区,南部为农业区,在北方建有鸭绿江水电站、大规模制糖厂等,虽然朝鲜战争破坏了它们,但战后的恢复是有章可循的。加之1953年跟美国签订的只是停战协议,战争随时可能再度爆发,威胁并没有消除,因此优先发展重工业还可以加强军工实力,改善装备。这时老百姓干活的热情也很高,谁不想让日子过的好点,金日成政府开展千里马运动,调动了老百姓的积极性。

同时,优先发展工业做法也带动了农业进步,农业机械化能够节约人力、提高产量,缓解耕地面积不足的烦恼。

做为一个弱小的农业国,想要发展成富庶的工业国,安全与能源便很成问题。

就国家安全而言,三八线南边的美韩联军虎视眈眈,只靠朝鲜绝对不行,必须仰仗中国、苏联。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

在历史上,中国不止一次出兵在朝鲜作战,较大的有明神宗万历年间的中日战争,一般被叫做“朝鲜壬辰卫国战争”,属于万历“三大征”之一,清朝末年爆发过甲午中日战争,还有20世纪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每一次朝鲜都是岌岌可危,大有被吞并之势,而中国出手援助,尽管结局不是每次都很好。

这个时期朝鲜还是比较信任中国的,1961年双方签订《中朝友好互助条约》,规定如果缔约一方遭受他国侵略,另一方应尽全力予以军事等援助。同样的,跟苏联也一样,同年签订《苏朝友好互助条约》。

安全问题解决了,剩下就是资源、技术问题,朝鲜矿产丰富,但石油稀缺,是个大硬伤,石油又是工业的血液,一日都不能少,这时又得仰仗另外两个强大的邻居了。60年代后中苏交恶,朝鲜因为其意识形态与战略地位的原因,成为了中国竭力争取的对象。对于朝鲜提出来的要求,中国视为政治任务,予以优先考虑,宁愿让自己吃亏,也不愿怠慢。

在自己人民都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中国以无息贷款方式承担了朝鲜纺织厂、糖厂、电子管厂等成套项目,1961年朝鲜向中国要十万纱锭,为满足对方急需,中方把邯郸三厂、五厂的设备成套拆往朝鲜,不久朝鲜又索取煤炭,中国政府要求山西大同、黑龙江双鸭山、辽宁抚顺的煤矿供应,一块都不能少,几年后朝方增加了索取数量,中国只好减少自己企业的用煤数匀给朝鲜。1975年年底,为缓解朝方石油压力,两国共建输油管道竣工,设计输油量为300万吨每年,这也是我国唯一一条石油出口管道,目前被视为朝鲜的“生命线”。此外,中方还援助了施工难度很大的平壤地铁,甚至还有长白山天池的一部分。

但是,就朝鲜的眼光而言,这些还远远不够。中苏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是朝鲜的一个机会,因此,以小事大被重新提出,朝鲜一边中国要援助,也向苏联要援助。

苏联也给朝鲜输了不少血:又是技术援助协定又是贸易协定,1960年无偿援助13亿卢布,还有36亿低息贷款,承担了一批工厂建设。

从国家利益角度考虑,父辈已经将大国之间的利益缓冲掌控的游刃有余,朝鲜的经济还很仰仗以苏联为主导的社会主义阵营经互会体系,利用这个体系,东欧国家、苏联向朝鲜提供廉价石油、轻工业成品,朝鲜则将重工业制成品出售给这些国家获得利润,各取所需。计划经济下,国家本就类似于一个大工厂。

北朝鲜风风光光发展了几十年,过上了中国内地民众羡慕的生活,他们餐桌上菜品丰富,国营商店里的货物琳琅满目。

但是,这种依托外国的结局都是凄惨的,80年代末,东欧的共产党政权有如多米诺骨牌一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一个接一个地剧变;1991年12月25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